因為人過中年後,向大腦後區供血的動脈極易受到損傷,而人們在美容院做麵膜或蒸麵清潔等時,基本上都是頭朝後仰的動作,這些動作恰恰都是壓迫動脈的動作,從而阻礙大腦血液供應的通暢。如果壓迫動脈較輕時,可能會出現眩暈、眼前偶爾一陣發黑等症狀。此時,如能及時站立或稍微活動頭部,這些症狀都能夠自然消失;而對動脈血管壓迫較重時,可能會出現語言不清、惡心、麵部單側表情肌無力等“小中風”症狀。
專家提醒,對中老年女性來說,如果確需頭朝後仰接受按摩治療或美容,可以用一個軟芯枕頭墊在後頸部,以降低懸空後仰的角度,減輕腦動脈受壓迫的程度,做到美容健康兩不誤。
腹脹消,胃腸好
進入老年後,隨著身體的不斷衰老,消化係統的功能會逐漸出現紊亂或減弱,因此,老年人常常會感覺到腹部脘脹。此時,您不妨采取以下方法來減少腹脹的不適:
(1)少食高纖維食物:高纖維食物如土豆、麵食、豆類及卷心菜、花菜、洋蔥等蔬菜,都容易在腸胃部製造氣體,導致腹脹。
(2)不食不易消化的食物:炒豆、硬煎餅等硬性食物既不容易消化,在胃腸裏滯留時間也較長,很容易產生較多氣體引發腹脹。
(3)改變狼吞虎咽的習慣:進食太快或邊走邊吃,都容易吞進空氣;常用吸管喝飲料也會讓大量空氣潛入胃部,引起腹脹。
(4)克服不良情緒:焦躁、憂慮、悲傷等不良情緒都可能使消化功能減弱,或刺激胃部產生過多胃酸,其結果就是胃氣增多,腹脹加劇。
(5)鍛煉身體:每天堅持1小時左右的運動,不僅有助於克服不良情緒,而且可幫助消化係統維持正常功能。
(6)適度補充纖維食物:攝入高脂食物後適當吃些高纖食物,可使受阻塞的消化係統迅速得以疏通。
(7)注意某些疾息:對某些疾患來說,腹脹常常是先兆或症狀之一,如過敏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膀胱瘤等。
女性“好臉色”的好方法
俗話說“男靠吃,女靠睡”。近日,美國美容專家提出,如果不利用晚上對皮膚嗬護,一定不會有“好臉色”。
早上起床時,人們常發現臉上出現枕痕,那是由於受到枕頭擠壓使局部血液循環不暢,導致皮膚未得到足夠的氧氣進行自我修複。如果晚上熬夜,精神高度緊張,皮膚會提出抗議,便麵色黯淡浮腫。所以,要想皮膚好,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按時起居,給它進行自我修複的時間。
皮膚專家認為,除了保證作息正常外,使用護膚品必須遵循皮膚代謝規律,應像吃藥一樣,盡量按時按點:
(1)早上7點:皮膚處在隨時抵抗紫外線和空氣汙染的緊張狀態中,但如果前一夜自我修複做得充分,皮膚將呈現最佳狀態,並有能力抵抗各種外界壓力。
(2)上午11點到下午3點:大量電腦輻射會使皮膚新陳代謝速度減慢,於是皮膚開始由興奮變得疲倦,顯得比早上黯淡很多。而且,由於大腦裏的疲倦信號會直接傳到皮膚細胞中,所以精神的疲倦也會讓皮膚顯得發黃幹枯。讓皮膚有光彩的最好辦法是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3)下午6點到晚上10點:如果能夠運動一下,可使皮膚因為運動中獲得充分的氧氣而變得紅潤,氣色也會變得更好。
(4)晚上10點到淩晨4點:皮膚處在完全放鬆的狀態下,皮膚細胞生長和自我修複效率最高,能為迎接下一天到來做好充分準備。此時,滋潤皮膚能達到最佳效果,因為護膚品在此時的吸收和利用率最高。
人到中年五不熬
(1)起居不熬夜:人到中年,由於工作任務繁重,特別是文、衛、教、新聞工作及各類腦力勞動者們,有時適度地開開夜車,第二天午休補上,對身體不會有多大妨礙。如果工作上長期硬拚,生活上長期熬夜,就可引起因神經係統過度緊張而導致的神經衰弱、潰瘍病、高血壓和冠心病等。長期睡眠不足,還會造成大腦受損,促使早衰。
(2)飲食不熬頓:有些中年人因工作忙、學習緊張或生意脫不開身,長時間連口水都顧不上喝,不吃早飯更是常事,長期下去會導致“水、營養缺乏症”,促發腦血栓和尿結石症。經常饑不進食,還會引起胃潰瘍,誘發低血糖,甚至引起昏迷、休克。相反,經常饑不擇食、暴飲暴食,更有損健康。因此,隻有定時定量按餐按頓進食,才能保證大腦機能得到充分發揮,使記憶、理解、思維、分析等能力處於較為理想的狀態。
(3)玩樂不熬神:文明、輕鬆、健康、適度的娛樂活動,可以調節人的神經,陶冶情操,有益健康。但玩樂過度,會使體內維生素A消耗過多,視力下降,神經疲勞。如長期聽狂躁音樂,會使耳膜過度緊張,影響聽力,長期玩電子遊戲機,將會患“遊戲機綜合症”;整夜打牌、下棋、搓麻將,會過多消耗腦力和精力,傷身勞神,影響健康。故玩樂也應適可而止,更應注意文明雅趣和輕鬆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