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汙染來源於電子機件工作時散發出的一種“電子霧”,也稱之為電磁輻射汙染。這種汙染由於人們通常條件下看不見、聽不見、聞不著,因此電磁輻射比空氣和水汙染對人體的侵害更為隱蔽。電磁輻射,眼睛首當其害,使眼球晶體混濁,嚴重時造成白內障,是不可逆轉的器質性損害,影響視力:同時也可導致出現頭痛、人乏力、煩燥、記憶力減退、多汗、心悸、失眠等症狀。電輻射對孕婦的危害更大,據最新調查顯示,在中國每年出生的約3.5萬殘疾兒童中,有2.5萬為智力殘缺,有專家認為電磁輻射是影響因素之一。
如何減少電磁輻射帶來的影響?首先要避免家電擺放得過於集中,特別不要集中在臥室裏使用,同時也應避免長時間的操作。當然,治本的方法是盡量配備使用針對電磁輻射的屏蔽用具,如屏蔽防護服、防護屏、防護眼鏡等。
保鮮膜出汗會“帶毒”
所謂不安全的保鮮膜,是用聚氯乙烯,也就是常說的PVC材料做的。PVC是一種硬塑料,要將它拉成透明柔軟的保鮮膜,必須要加入大量的增塑劑,好讓它變得“聽話”。如果這些增塑劑乖乖地留在保鮮膜裏,也沒有什麼問題。但關鍵是它會慢慢往外滲,人們管這個現象叫“出汗”。比如我們用的塑料台布,剛買來時又輕又軟,可用了一段時間後會變硬發脆,就是因為讓它變軟的增塑劑變成了“汗”,慢慢“蒸發”掉了。PVC也隨之恢複了以往的“強硬”麵目。
如果這些“汗”對人體有害,那些包在熟食上的PVC保鮮膜就會害人,特別是遇上熟食的油脂,保鮮膜中的增塑劑更容易釋放出來,並深深滲入食物之中。以前用的增塑劑往往含磷、鉀,已被證明有致癌作用。後來,改用往塑料裏添加有機錫、鉛,雖然我國還允許使用,但歐洲一些國家最近已經日月令禁止使用這些增塑劑。
給教師的“教師病”提個醒
(1)胃腸毛病多:飲食不規律、精神壓力大等種種原因,很可能會導致老師們的消化係統功能紊亂。消化不良使胃腸負荷加重,長時間緊張蠕動得不到緩和,會出現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穿孔及出血等慢性頑症,便秘、腸道疾病綜合症等這類胃腸道疾病都容易纏上教師這類職業人群。
專家建議:保護胃主要在飲食的規律性上下功夫。注意膳食合理,少食冷飲和瓜果,不吃過熱、過硬、過辣、難消化的刺激性食物,少吃多餐,定時定量,戒煙戒酒,以增強胃腸的適應力。
(2)久站不利血循環:老師們講課往往一站就是幾個小時,每天站立的時間很多,於是腿部、腳部容易感到沉甸甸的,甚至會出現浮腫,血液淤積循環差,易導致靜脈曲張。足部負擔過大,若加上鞋子不適時,容易引起足部疼痛。不當的站姿還會使腰椎過度彎曲而致下背痛。
專家建議您,準備一雙舒適的工作鞋,調整工作台至合適的高度,盡量讓身體重心有移動的空間,最好可以找一個靠腳處。
(3)久說壞咽喉:老師講起課來,一張嘴就會不停地說,要是課堂紀律不好,還得高聲調,時間一長,他們的聲音難免嘶啞。由於長期用嗓,使咽部組織因疲勞損傷,咽部出現充血、疼痛、多痰等症狀,容易引發慢性咽喉炎。
防治咽炎首先要講究科學用嗓,講課時嗓音適度,氣沉丹田,掌握正確的發聲方法,使嗓音既洪亮又有力。防止過度用嗓,感冒期間尤須注意,咽喉片也不宜長期含服。日常飲食重在清肺養陰,化痰散結,可常飲綠茶,胖大海茶,並注意控製煙酒,少吃辛辣食物。
(4)久坐傷骨頭:不僅老師、司機,大部分辦公室白領都屬從事以坐姿為主工作的一群。久坐者的骨連接處無法產生足夠的粘液而變得幹燥,繼而容易引發關節炎和頸椎病。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身體處於強迫狀態,不僅會引起頸椎僵硬,使人體的正常生理彎曲被破壞,出現弓背或骨質增生,還使得整個軀體重量全部壓在腰骶部,壓力承受分布不均,會引起腰、腹和背部肌肉下垂、疼痛。
(5)痔瘡也是教師主要的職業病。老師每天花大量的時間伏案備課,久而久之,便容易引發痔瘡。這主要是因為長時間坐姿使臀部產生局部高溫和麻木感,年長日久,導致下肢靜脈和直腸下部靜脈曲張。由於血液在直腸靜脈結上長期停滯,使營養供給被破壞,造成粘膜萎縮,並處於慢性炎症狀態,直接導致痔瘡生成。婦女還會因盆腔靜脈回流受阻、淤血過多導致盆腔炎等婦科疾病。
痔瘡重在預防,平時要加強運動,增強體質,飲食上多攝取一些含纖維素較高的綠色蔬菜,常吃水果,多飲水,少食辛辣熱燥的食物,限酒戒煙,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伏案工作一段時間就要起身活動一下筋骨,做幾個下蹲起立的動作,用手掌由輕到重拍打臀部若幹次,以使血脈暢通,盡量避免疾病的發生。
中老年女性莫要仰頭過度
年過50的中老年女性,應盡量避免做那些使頭部長時間懸垂的姿勢和仰頭動作,即使是活動頸部時,也不要向後彎曲或轉動15度以上,以免壓迫動脈血管,造成供血不足,嚴重時會損傷血管或引發小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