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縣楊樹蟲害防治技術
林業水利
作者:代娜 代樂
一、白楊透翅蛾
白楊透翅蛾主要危害1、2年生幼樹,幼蟲鑽蛀枝、幹和頂芽。侵入頂芽後,使被害處枯萎下垂,抑製頂芽生長形成禿梢;侵入枝幹,使被害處組織增生,形成瘤狀蟲癭;蛀入髓部,形成坑道,被害處易風折。
1、生物學特性
彰武地區1年1代,幼蟲在枝幹隧道內越冬,5月上旬開始化蛹。成蟲發生期為6月初至7月下旬,盛期為6月下旬。成蟲白天活動,喜光,飛翔能力強,羽化後不久就交尾、產卵,卵產於葉腋、葉柄基部、樹木傷痕處、樹皮裂縫和葉片上等。幼蟲孵出後鑽蛀枝、幹和頂芽,侵入後在樹幹內蛀食坑道,一直危害到10月中旬,幼蟲常清除隧道內的糞便和碎屑,排出孔外,有時吐絲混合碎屑封閉孔口。近9月下旬,幼蟲停止為害,在隧道末端以碎屑將隧道封閉,吐絲作薄繭越冬。
2、防治方法
①用50%殺螟鬆、50%辛硫磷或50%久效磷200倍液噴幹或塗幹防治初齡幼蟲②用以上幾種藥劑的20-40倍液注孔或點塗或用藥棉堵孔都可殺死樹幹內的害蟲。③用磷化鋅毒釺插孔,並用泥堵住蟲孔,殺蟲效果較好。④保護天敵,招引啄木鳥。
二、楊幹象
楊幹象主要危害2、3年生幼樹。幼蟲在韌皮部內環繞樹幹蛀道,並在木質部內鑽蛀隧道。由於切斷了樹木的輸導組織,輕者造成枝幹幹梢,重者整株樹木死亡。成蟲蛹化後,爬到嫩枝或葉片上取食,補充營養,常在被害枝幹上留有無數針刺狀小孔。
1、生物學特性
1年1代,以卵及初齡幼蟲越冬。來年4月中旬越冬幼蟲開始活動,越冬卵也相繼孵化,幼蟲蛀食初期,由針眼狀小孔排出紅褐色絲狀排泄物,並滲出樹液,蟲道處表皮顏色變深,呈油浸狀,微凹陷,於5月下旬鑽入木質部化蛹。成蟲6月中旬開始羽化,7月中旬達到盛期,羽化大都在早晚或夜間,後經6-12天咬孔外出。成蟲假死性強,受驚落地後,可長時間卷伏不動。以嫩枝幹或樹葉補充營養,經過補充營養後,於7月下旬交尾產卵於葉痕或裂縫的木栓層中,產卵前先咬一產卵孔,每孔產卵1粒,並排泄出黑色分泌物將孔口堵好才離去。卵經2-3周孵化為幼蟲,幼蟲孵化後不取食,於原處越冬;後期產下的部分卵,因天氣變冷,而以卵態越冬。
2、防治方法
①50%殺螟鬆、50%辛硫磷、40%氧化樂果乳油50-100倍液刷幹。②用以上幾種藥劑的20-40倍液注孔或點塗蟲孔。③用磷化鋅毒釺插孔,並用泥堵住蟲孔。④利用成蟲的假死性於早晨捕殺成蟲。
三、天幕毛蟲
天幕毛蟲又稱戒指蟲、頂針蟲。幼蟲取食葉片,常把樹葉吃光,影響樹木生長,嚴重為害各種楊樹。
1、生物學特性
在彰武地區1年發生1代,以卵越冬。次年春季孵出幼蟲,初期吐絲作巢,群居生活,同一卵塊孵出的幼蟲為一群;稍大以後,於枝杈間結成的絲網群居,故稱天幕毛蟲。白天潛伏,夜間外出取食,但有時在白天排成橫列於絲巢外麵棲息,受驚時前端堅起而左右搖擺。幼蟲共6齡,老齡向各處分散,為害嚴重。6月末、7月初,老熟幼蟲在葉間結繭化蛹。7月中、下旬羽化,卵產在細枝上,成塊,一排排橫向環形排列,狀若“頂針”故又稱頂針蟲。成蟲有趨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