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提升新疆選題圖書在阿拉伯國家傳播效果(2 / 3)

(二)缺少有影響力的作品

由於國際傳播競爭日益激烈,受眾“注意力”成為一種稀缺資源,一般讀物很難吸引受眾,隻有那些有較大影響力的作品才能有效地“傳播好中國聲音”。就此問題,筆者專門采訪了黎巴嫩中國友好聯合會主席、阿拉伯世界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馬斯歐德博士,他認為中國既要重視增加有關新疆或伊斯蘭教選題的圖書數量,更要重視提升圖書的影響力,中國現有新疆選題圖書有兩個局限:一是圖書體裁單一,絕大多數為政府白皮書或學術機構藍皮書性質,帶有較強的“政府外宣”色彩,在策略上沒有“講好中國故事”;二是作者基本為具有一定官方背景的中國非穆斯林學者,他們的身份使他們對新疆問題的論述容易受到質疑。這兩個因素使得現有圖書很難引起阿拉伯讀者的關注,並在讀者中產生較大的影響力。

(三)缺少有效的推廣渠道

目前,包括新疆選題在內的各類阿文版圖書主要是由出版社在國內出版,之後由政府回購,免費贈送給阿拉伯國家的政府部門、圖書館、學術機構。這種推廣模式能夠影響一部分阿拉伯上層人士和精英群體,但對一般知識分子、普通民眾而言則很難起到效果。在一般的商業渠道上,如阿拉伯世界最大的網上圖書銷售平台“尼羅河與幼發拉底河圖書網”,我國的新疆選題圖書,包括每年出版的《中國新疆:事實與數字》係列均未出現在銷售清單上。關於阿文版外向型圖書的落地問題,筆者采訪了長期關注這一問題的約旦安曼文化局長薩米爾,他通過研究指出,近年來阿拉伯世界“向東看”傾向明顯,越來越多的阿拉伯人想要深入了解中國、了解新疆,但遺憾的是,他們了解新疆相關信息的主要途徑仍然是西方媒體,直接來自中國的信息仍十分有限。

(四)翻譯質量有待提高

近年來,國內阿拉伯語教育方興未艾,學習阿拉伯語的人數成倍增長,但真正精通阿拉伯語、熟悉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具備深厚中文功底的高端人才仍然十分緊缺。目前,我國尚未形成一支穩定的、高水平的阿語外向型圖書翻譯團隊,阿拉伯漢學家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中、外譯者合作翻譯的模式尚未普及。因此,包括新疆選題在內的阿文版外向型圖書中有一部分因出版社翻譯外包而導致翻譯質量較差,很大程度上影響圖書質量和傳播效果。

三、對提升新疆選題圖書對阿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針對上述問題,相關部門應加大重視程度和投入力度,從數量、內容、渠道等方麵著手打通傳播的瓶頸。

(一)實施阿語版新疆選題圖書翻譯出版工程

阿語版新疆選題圖書的翻譯成本、編輯成本大大高於普通中文圖書和其他語種的外向型圖書。在已經改企轉製的情況下,出版社出於成本壓力,往往缺少出版此類圖書的積極性。因此,政府相關主管部門可專門實施阿語版新疆選題圖書翻譯出版工程,集中國內外出版社和翻譯團隊的力量,利用3-5年時間翻譯出版100本左右的圖書,題材可涵蓋新疆的曆史、文化、民族、宗教、人物、物產、旅遊等各方麵情況,體裁包括學術專著、遊記、回憶錄、圖冊、小說等多種形式,作者既有國內專家學者,也有阿拉伯漢學家和中國問題專家,力爭使此套圖書成為在阿拉伯世界有較大影響力和權威性的精品圖書。

(二)加強阿語版新疆選題圖書的市場化運作

為提高阿語版新疆選題圖書的讀者覆蓋麵,各出版機構除了積極謀求政府支持外,也不應忽視阿拉伯受眾對中國圖書的需求,應主動思考市場化運作的出路。一方麵,國內出版社可以與阿拉伯世界有實力的出版社、文化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如阿聯酋王室控製的馬克圖姆出版集團、沙特王室控製的阿拉伯思想基金會等。這些機構有與中國出版機構合作的強烈意願,而且在中東地區擁有強大的號召力和營銷渠道,與之合作有助於提升圖書的影響力和落地效率;另一方麵,國內出版社應加強與電子商務平台的合作,如“亞馬遜網上書店”、“尼羅河與幼發拉底河圖書網”等。這將使更多的阿拉伯知識分子和普通民眾有機會接觸到中國的新疆選題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