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走進書店確定選購書時,一定會考慮為這本書掏錢值不值?這本書能否給自己增長一點知識?這本書能否讓自己精神獲得享受?
有這樣一份關於亞健康的調查報告,從全國16個省、市轄市轄區內各百萬人口以上城市的抽樣調查,得到的結果是:北京人的亞健康率是75.31%,上海人的亞健康率是73.49%,廣東人的亞健康率是73.41%,這三個地區的亞健康率明顯高於其他地區,這是其一。其二,目前中國高收入人群過速老化趨勢已經超過歐美國家水平,有七成人的功能年齡明顯超過自身的自然年齡,其中功能年齡平均超齡高達15~20年,生物年齡平均超齡10~13年。超過自然年齡的機體過速老化會使一係列老年性疾病提前發生。
生活水平提高了,身體體質下降了,衰老提前了,患病幾率增多了,是什麼原因呢?環境汙染?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加大?傳染病增多?原因千條萬條,有一條已達成共識,那就是:工作壓力的加大、生活方式的紊亂、暴飲暴食、嗜煙酗酒、瘋狂的工作、瘋狂的娛樂,吃出了脂肪肝,玩出了心髒病,抽煙抽出了肺癌,飲酒飲出了肝硬化等。
人生的道路上誰都企盼成功。一個人要成功往往取決於智商、情商。然而,多少俊傑才子被疾病所困,天涯茫茫,翅折夢斷。他們少了一個“健商”———如何保護自己的健康,也可以稱之為第四醫學:自我保健醫學。編寫這套叢書的目的就是想為你的健康出謀劃策、添磚加瓦。這是需要,也是商機。於是這類書被源源不斷地充上書架。
麵對茫茫書海如何選擇呢?
我向大家推薦這套叢書。本叢書既然定位是“百姓健康”叢書,那就是一切為了“百姓”,內容上包括了吃、喝、玩、樂、工作、家政等。
其特點是:好讀、好記、好用,實在、實用、實惠。與市場同類書的不同處是:幫助你建立起“健康新概念”。“讓你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舉一例有這樣的書《某某治病500方》、《某某治百病》,某某代表的是某種食品如雞蛋或蔬菜或雜糧等。書中大都這樣寫:“山藥、紫荊皮、大棗治貧血。”治哪類貧血?怎樣治貧血?真能治貧血嗎?沒有寫明。還有:“薏米、白果仁治胃癌、食道癌。”這兩種食物果真能治癌?事實是一些食物中,其藥效成分含量都達不到治療量,不能起到治療的作用。諸如此類,舉不勝舉。糧食、蔬菜、水果、奶類、肉類都隻能起到保健和輔助治療的功能,畢竟食品與藥品是不同的。本書要告訴你的是:一切食物都有保健和醫藥功能,因其有效成分含量低,隻是起到保健輔助的作用,並且其食用後的效果與時間、季節、烹調方法、服者年齡、服用的方法密切相關。不要相信常服用某一種食品就有可能治好某種病,也不要自信,拒食某幾種食品就不患病。
一切病的發生都要防未然,以預防為主。編寫本套叢書的目的就在於此:飲食要注意平衡合理,娛樂要有節有製,運動要堅持不懈,工作要有張有弛,精神要樂觀豁達,那麼你就可以走出亞健康圈。張栓總經理和方戎老師策劃了這套書,感謝他們對我的信任,由我主編。盡管我已出書多本,但像這樣多冊多內容的科普書還是第一次,好在與張令達教授、王建寧主任的合作始終愉快,使這套書能如期交稿。如果讀者從書中有所獲益的話,功勞是大家的,本叢書也樂意繼續編寫下去。本書參考了大量的文獻和資料,謹向原作者致意致歉。
蔣澤先於“慕容一亞”齋
2005年元旦
2005年端午節二輯又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