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壓力如何摧殘身體(1 / 2)

多運動對心情的改善作用比抑鬱藥還強

頭版

作者:張傑

受訪專家: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發育神經生物學博士後 王玨

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神經生物學博士後 揭威

俗話說,“人無壓力輕飄飄,井無壓力不出油”。人生不可能沒有壓力,可壓力一旦超過負荷,身體就會受傷。它會通過一些症狀表達不滿,比如體重止不住增加,肚子不定時疼痛,嘴裏停不住零食……就這樣,壓力在不知不覺中侵蝕著身體。

人體原本有一套壓力應對機製。比如原始人遭遇野獸,身體就會大量分泌腎上腺素,這種激素就像火箭燃料,促使人體向血液中釋放氨基酸、葡萄糖以及脂肪酸,充當能量啟動“逃跑程序”或“戰鬥模式”。如今,人們不再需要跟野獸“親密接觸”,但持續的生活工作壓力卻可能比遭遇猛獸還要凶險。由於長時間承受高水平壓力,人體腎上腺素總是維持在較高水平。長此以往,身體就會分泌另一種“壓力激素”皮質醇,對身體進行長期保護。與腎上腺素不同,皮質醇恒定存在於體內,控製能量代謝。通常情況下,皮質醇水平在清晨(6~8點)較高,成為喚醒我們的動力;入夜後,皮質醇水平下降,讓我們可以安睡。假如壓力導致皮質醇水平持續偏高,就會幹擾休息和身體恢複,導致我們的肌肉力量下降,代謝速度減慢等問題。

1.壓力觸發脂肪存儲“開關”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對2500名25歲~74歲的受試者進行調查發現,賺錢少、朋友圈子小更易導致男性出現肥胖問題;而工作任務重、辦公室政治更易讓女性超重。當壓力升高時,人體儲存的糖原從肌肉和肝髒中釋放出來,作為能量供應。然而現代人的壓力一般又不至於讓人奔跑躲避,所以這些多餘的能量就無處消耗,最終會轉化為脂肪。由於腹部細胞更易受到皮質醇的影響,大部分脂肪被儲存在肚子上,於是就出現了不少“大腹便便”的男性和“蘋果形身材”的女性。“壓力激素”皮質醇還會打破女性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平衡,使脂肪更多地向腹部、大腿和臀部聚集。

2.壓力降低甲狀腺功能

甲狀腺是全身能量代謝的司令官,每一個細胞燃燒能量的速率都由它來掌管。壓力讓甲狀腺不得不時刻“站崗”,長期超負荷工作,這個“鋼鐵戰士”扛不住時,就會出現甲狀腺結節、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問題。

3.壓力讓很多東西變“毒品”

壓力大時,不少人會下意識地通過瘋狂購物、酒吧“買醉”等方式減壓。從神經生物學角度來看,這些應對方式能使大腦中的多巴胺、血清素(5-羥色胺)等“快樂激素”突然升高,進而提升心情。不過,一旦停止上述行為,這些激素水平就會“暴跌”,讓心情跌回穀底。一來二去,人體會越來越“渴求”這些方式帶來的快感,甚至形成“渴求周期”,猶如上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