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回 親拾寒瓊出幽草四方風雨鬼神驚1(3 / 3)

事到如今,也隻能死馬當活馬醫。探視皇帝的胸口尚有一絲餘溫,天賜心中又生出了一線希望。握住皇帝的手腕,內力沿神門少府穴直入心脈。天賜的內力何等精純,流轉未久,皇帝有了輕微的反應。天賜大喜,繼續催動內力。隻見皇帝雙目微微開合,口唇翕動,似乎在喃喃低語,卻聽不到聲音。

天賜加緊運功,俯耳在皇帝嘴邊,終於聽到一絲微細欲絕的聲音,含糊不清,似乎在叫:“兄弟,兄弟,不要害我!”天賜大驚,難道皇帝已經認出他了嗎?凝神再往下聽,皇帝又道:“那刺客口口聲聲要為你複仇,一定是你派來的,你一定沒死。兄弟,下毒害你,是我不對,你要殺我,我不怨你,不怨你……。”他能夠開口說話,不過是回光返照,說到此處,嘎然而止,瞑目而逝。

天賜大慟,深埋在心底的手足之情迸發出來,伏屍痛哭,喃喃道:“那刺客不是我引來的,我是來幫你的,誠心誠意幫你的。”天賜心情紛亂如麻,想的是手足兄長臨死時的悔恨和誤解,是年邁的生身之母將要承受的喪子之痛。白發人送黑發人,世上的淒慘事莫大於此。

猛然間天賜想起了自己進京的目的,暗道:“我是來幹什麼的?皇帝一死,我幾個月的心血全都白費了。天呢!父親的奇冤難道就永沉海底了嗎?難道就讓朝中奸佞永遠逍遙法外嗎?我李天賜的壯誌雄心難道隻是一場春夢嗎?我向嚴夢熊王致遠等人誇下海口,誓殺國賊,救蒼生於水火,難道就此放棄了嗎?”

一個匪夷所思的念頭忽然在他心中生起。這念頭也許他以前從未想過,也許隻是不敢去想,但現在他卻不能不想。欲成大事,便不能再有諸多顧忌。當斷則斷,隻這一瞬間他已經做出決斷。事不宜遲,他取出懷中的包裹,撿出所需的藥物,開始著手一項險之又險,出乎常理,形成於倉促之間,卻在數年之內改變了天下大勢的奇計。

正殿上的太後皇後等人不知一壁之隔的偏殿內發生了巨變,滿懷著希望,耐心地等候老神仙報出佳音。殿上殿下鴉雀無聲,落針可聞。許久許久,夜風送來鼓樓隱約的更鼓,響過了一遍,又響過了一遍。侍立在階下的眾大臣雙足麻木,端坐在殿上的太後皇後越來越不安。

忽然,偏殿裏傳來一個微弱嘶啞的聲音:“來人,快來人!”太後皇後大喜,飛步衝進偏殿。隻見龍床上皇帝乏力地支撐起身子,臉色蒼白得怕人。老神仙靜靜伏在他腳邊,一動不動。太後見兒子無恙,再也顧不得什麼禮儀矜持,激動地上前抱住,喜道:“孩子,你沒事了,這就好,這就好!”皇後立在太後身側,輕咬下唇掩飾心中的喜悅,秀目噙滿晶瑩的淚水。

皇帝卻神色沉痛,說道:“母後,兒子平安無恙,可是老神仙為救我,不惜以百年修為相授,已經油盡燈枯,登仙而去了。”

太後這時才留意到伏在皇帝腳下的老神仙,伸手推了推,果然沒有反應。太後雖不覺悲傷,卻十分感念此老舍己救人的襟懷,歎道:“老神仙為救聖駕而亡,其功至偉,其忠可嘉。皇兒如覺過意不去,可以傳詔天下,旌表老神仙的功績,追封重爵,加以厚葬,不必為此過於傷感。”

皇帝道:“老神仙豈是貪戀名爵之人。他為天下蒼生而來,又為天下蒼生而去。可以瞑目矣!老神仙的兩位愛徒正在殿外,快傳他們進來。”太後關心兒子,說道:“皇兒傷勢初愈,不宜操勞,有什麼事以後再說。”皇帝道:“老神仙為兒子而死,不略盡心意如何能安?老神仙的遺骸如何安葬,尚須與他的兩位愛徒商量。”太後無奈地搖搖頭,代為吩咐下去,傳見二位仙童。

小薔小薇一入內殿便四下搜尋,雖見師父伏臥在龍床上,狀似死去,她們卻並不擔憂。天賜智計百出,這一次說不定又在耍什麼騙人的花招。上前向太後皇帝行禮,臉上毫無戚容。太後隻當她們年幼不懂事,如今其師仙去,孤苦無依,心中倍感憐惜。親手扶起,說道:“可憐的孩子,告訴你們一個不幸的消息,令師已經仙逝了。你們不必太難過,以後就留在京裏,皇帝會照應你們的。”

小薔小薇心中暗笑,卻故作天真,說道:“師父早已修成半仙之體,永遠不會死的。也許正在神遊太虛,與三清講經論道,不日即可歸來。請太後將師父法體賜還,由我們送回仙府,靜候他老人家醒轉。”

太後半信半疑,不知她們講的是孩子話,還是真有其事。皇帝道:“清風,明月,令師確已仙逝,臨去時囑朕將其遺體焚化,以免為蛆蟲所食,壞了一世的修行。你們當依言而行,莫令旁人沾手,汙了老神仙法體。”

小薔是個實心眼,信以為真,哇地一聲哭了出來。小薇沒奈何隻得陪姐姐強擠出幾滴眼淚,心中卻暗自奇怪。大哥既然是詐死,卻為何讓皇帝焚化遺體,真要是焚化了,弄假成真,豈不糟糕透頂。正在此時,忽然耳邊傳來天賜的聲音:“就依皇帝之言,快去將為師遺體焚化。”二女頓時醒悟。小薔得知大哥沒死,轉悲為喜。小薇卻猜出眼前這具屍體並非大哥,隻是不知真的大哥哪裏去了。當下二女不敢怠慢,叩頭謝恩,抬著屍體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