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發是指頭發脫落的現象。脫發後能維持正常數量的頭發,屬於正常脫發。頭發異常或過度脫落,屬於病理性脫發。中醫學認為,腎藏精,其華在發。腎精虧虛,頭發得不到腎精的滋潤與濡養,則焦黃脫落。比如,年老、久病、房勞過度等多種原因引起腎虛,致使精血不足,導致頭發缺少營養供應,引起脫發。
治療脫發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藥物治療:腎陰虛所致的脫發,主要表現為頭發油亮光澤、發屑多見、經常脫落,日久頭頂或兩額處逐漸稀疏,形體消瘦、麵色憔悴、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耳聾,性欲亢進、五心煩熱、舌紅少津或無苔、脈細。用六味地黃丸或左歸丸。
腎精虧虛所致的脫發,主要表現為病程日久,平時頭發焦黃或發白、暗淡無光澤、頭屑較少、頭頂或兩額處明顯稀疏,失眠心煩、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無力,舌紅苔少、脈沉細。治療上宜補腎填精,滋陰固發。方用七寶美髯丹加減。
治療脫發的中成藥有金匱腎氣丸、六味地黃丸、七寶美髯丹等。另外,首烏、杜仲、核桃、仙鶴草、枸杞子、山藥、烏雞、當歸、麻雀、鵪鶉等都可製成藥膳,做為食療方法進行輔助治療。
(2)日常預防:精神越壓抑,脫發、白發就越快,所以保持愉快的心情很重要,可消除精神緊張感;平常生活要有規律,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多吃一些含有富含鐵、鈣和維生素A的食物,以及對頭發具有滋補作用的食物,如牛奶、家禽、蔬菜和蛋白質含量非常高的魚、瘦肉、水果等。洗發次數不宜過多,以每周1~2次為宜,最好不要用太燙的水洗發,洗發時宜邊搓邊按摩,最好讓頭發自然風幹。
須發早白
須發早白是指以頭發部分或全部變白為特征的病症。中醫學認為,發為血之餘,發的生機源於血,但其生機的真正根源在於腎,因為腎藏精,精化血。隋代巢元方著《諸病源候論》中說:“腎氣弱則骨髓枯竭,故發變白也。”《醫學入門》中也說:“因房勞損發易白。”可見,用力過度或房事太甚等原因,均可導致腎中精氣虧損、陰液不足,使頭發得不到滋養而過早地變白。
治療須發早白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藥物治療:腎氣陰兩虛所致的須發早白,主要表現為多發於中青年,開始偶見數根白發,兼有少許稀疏脫落,頭發纖細暗淡、盜汗怕冷、腰膝酸軟,舌質紅、苔薄而少,脈細數。方以知柏地黃丸合生脈飲加減。
腎精虧虛所致的須發早白,主要表現為多發於中老年,或大病之後,頭發花白漸至全部白發,兼有稀疏脫落,頭發纖細無光澤、脆弱易斷,伴頭暈眼花、耳鳴耳聾、腰膝酸軟、不任作強,舌質淡紅、苔薄而少,脈沉細弱。治療上宜補腎填精,滋陰養發。方藥以七寶美髯丹加減。
中成藥有七寶美髯丹、金匱腎氣丸、六味地黃丸等。用黑芝麻、桑葚、蓮子、枸杞子、百合、腰果、豬肝、生地、黃芪、杜仲、製首烏等做成美食,可以配合藥物進行治療。
(2)按摩治療:位於腳心的湧泉穴,是腎經的穴位,中醫喻其“水之源頭”,具有補腎安神的作用,堅持按摩湧泉穴,會使頭發的養護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它對防止頭發早白和脫發的功效並不亞於百會穴。
(3)生活預防:首先保持心情愉快,性格開朗,克服悲觀失望的消極情緒。起居上,作息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注意鍛煉身體,提高抵抗力,並積極治療原發病。飲食上,多食用豬肝、牛肝、肉類、蛋類、番茄、米糠等含有豐富維生素B的食品。
牙齒鬆動
由於牙齦本身缺乏營養供給,從而造成萎縮,導致牙齒鬆動,嚴重的還會脫落。中醫認為,齒為骨之餘,而腎生骨髓,在體為骨,可見牙齒出現問題根源還是在於腎。腎虛髓虧,氣血壅滯,則骨枯齒鬆,表現為牙齦紅腫、甚至脫落。
治療牙齒鬆動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藥物治療:腎精不足所致的牙齒鬆動,主要表現為牙齒鬆動移位、酸軟、咀嚼無力,體形消瘦、麵容憔悴、發落健忘、耳鳴耳聾、陽痿遺精,舌淡紅、苔少,脈沉細。治療上宜滋補腎精,強壯筋骨。方藥以左歸丸加減。
腎氣陰虛所致的牙齒鬆動,主要表現為牙齒鬆動、酸軟、咀嚼無力,關節疼痛、活動不利、麵色蒼白、麵浮肢腫、夜尿增多、腸鳴腹痛、大便溏瀉,舌淡胖嫩、苔白或水滑,脈弦沉無力或遲細。方藥以玉女煎合生脈飲加減。
治療牙齒鬆動的中成藥有金匱腎氣丸、右歸丸、左歸丸、六味地黃丸等。旱蓮固齒散是中醫治療牙齒鬆動的經典方劑,主要用旱蓮草、皂角、龜甲、細辛、白芷等水煎而成。杜仲、枸杞子、當歸、仙鶴草、黃芪、菟絲子、黑木耳、烏雞、麻雀、鵪鶉等可以做成藥膳,配合藥物治療。
(2)生活預防:平時堅持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強骨健體;保持口腔衛生,正確刷牙;在無牙石的情況下,每天早晚可用手指按摩牙齦3~5分鍾;積極治療口臭、牙齦出血、牙齦紅腫敏感現象、牙齒鬆動或分開、牙縫越來越大、牙齒上下咬合時覺得密合程度有所改變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