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睡眠與疾病篇(2)(2 / 2)

9、什麼是“落枕”?

“落枕”是常見的一種頸項軟組織扭傷性疾病。睡覺姿勢不當,枕頭過高過硬,或受涼起床後發現頸項歪斜、脖子疼痛、旋轉不利等現象時,就是“落枕”了。頸部肌肉發生反射性收縮,緊張度增高,使局部血液循環減少,加上機械性的壓迫和扭傷,也會發生落枕現象。由於與枕頭有關,俗稱“落枕”。

預防落枕,重要的是要有正確的睡覺姿勢,一般以右側臥位為好。枕頭要柔軟,高低適度。

發生落枕後,睡覺時頭要偏向患側,局部按摩、熱敷以促進血液循環。重者可配合服用舒筋活絡片、解痙止痛劑,局部可敷傷濕止痛膏等。此外,針刺治療也很有效。

10、幾種病人應有的睡姿

腦血栓側睡會在動脈硬化的基礎上加重血流障礙,特別是頸部血流速度減慢,容易在動脈內膜損傷處逐漸聚集而形成血栓,為消除隱患,宜改仰睡為妥。

肺氣腫宜仰臥,並抬高頭部,同時雙手向上微伸,以保持呼吸通暢,或半臥位。

高血壓宜采用加枕並仰臥位的睡眠體位,枕頭一般高15厘米,過高過低皆可產生不適感。

心髒病心髒代償功能尚好者,可右側睡,以減輕軀體及血流對心髒的壓迫。若已出現心衰,可采用半臥位,以減輕呼吸困難,切忌左側臥或俯臥。

胃潰瘍宜左側臥位。若向右側臥,從胃部流向食管的酸性液體回流量多於正常情況,而且持續不斷,可引起胃部灼痛。

肝膽病肝炎、膽石症等宜左側臥,有利於康複。

哮喘哮喘發作時不能躺平,宜半臥位,減輕呼吸困難。

化膿性中耳炎早期堅持向病耳一邊側臥,便於膿性分泌物排出,以縮短病程。

11、睡眠性高血壓

在高血壓病中,還有一種特殊的高血壓,叫睡眠性高血壓。這種高血壓常在睡眠時或睡醒後血壓升高。其發病原因可能與睡眠時呼吸淺慢、暫停、心率快慢波動、血氧飽和度下降、二氧化碳濃度升高而致的交感活性增高有關。多見於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患者和鼾症伴有睡眠呼吸暫停的人。

由於睡眠時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或阻塞,引起血氧飽和度下降,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從而導致交感活性增強。而交感活性亢進可造成周圍阻力,小動脈發生代償性改變,引起管壁肥厚,管腔狹窄,對縮血管活性物質的反應性增高,使之出現血壓升高,並常因血氣改變而發生各種心律失常及並發其他心血管疾病。

對睡眠性高血壓的治療,主要是矯正氣道阻塞所致的呼吸暫停。一般在氣道梗阻解除後,大多數病人的血壓會明顯下降,甚至降至正常。所以,睡眠時應取右側臥位,盡量避免或減少打呼嚕、憋氣,以免呼吸暫停而致血壓升高。同時還應注意睡前勿吸煙,不喝酒,不服安眠藥,保持鼻道通暢,不用嘴呼吸。一旦發生睡眠性高血壓,要及時到醫院診治。手術切除增生的扁桃體、多餘的咽壁脂肪組織或做懸壅垂咽齶成形術,擴大咽部呼吸道,可達到氣流通暢的目的。

12、致死的睡眠—昏睡病

自史前時代以來,在非洲就有一種昏睡病。第一個昏睡病的病例是阿拉伯旅行家伊本·哈勒敦在14世紀時記載下來的。患有昏睡病的病人肌無力、消沉,很容易因饑餓死去。伊本·哈勒敦訪問的一個部落首領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2年之後他就死掉了,整個部落的人都因昏睡病而死去。

本世紀初,法國醫生在剛果研究昏睡病。發現傳播這種疾病的是一種舌蠅,僅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區。

1902年,英國政府派出一個研究組去研究昏睡病,奧爾多·卡斯泰拉尼是研究組成員之一。通過屍檢他發現許多患者的大腦內有一種不知名的新寄生蟲。

次年,戴維·布魯斯加入該研究組。他發現,人患的“非洲錐蟲病”是由一種稱為錐蟲的寄生蟲引起的,並且這種疾病是由這種蠅傳播的,布魯斯和卡斯泰拉尼當時發現,所謂的新寄生蟲就是錐蟲。

布魯斯在地圖上標明了舌蠅出沒的地點,發現這些地點和昏睡病的流行地點相吻合。於是就告知人們遠離這些地區。

第一種用於治療昏睡病的藥物是砷的化合物—一種致命的毒藥。即使現代的藥物也不能治愈嚴重的昏睡病病例。對這種疾病盡早用藥是治愈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