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媒體的大舉進軍,讓視頻網站不能再依靠“互動性”博取關注;主管部門的政策約束,又讓視頻網站不能倚仗境外影視劇來放大“海量性”優勢。同時,政策的剛性約束和重拳整治,又讓電視屏成為視頻網站難以涉足的禁地。內容的老路不再好走,互聯網電視的新路又打不開,變局之下,視頻網站的新方向在哪裏?
眼下出路:自製“藍海”
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看出,在過去視頻網站曾經發力的幾個點上,日後唯一可以繼續伸展拳腳的就隻剩下自製內容了。自製內容對視頻網站而言,其價值將不僅是紓解外購內容成本的替代品,甚至可以說是等待眾家網站開發和深耕的一片新的沃土。
視頻網站已經嚐到了自製節目的甜頭,《萬萬沒想到》第二季上線後,播放量迅速破億,人氣不輸《古劍奇譚》等同期熱門電視劇。高人氣背後是實實在在的收益,艾瑞谘詢分析,視頻網站熱播自製劇的“每分鍾理論廣告收入區間”已經可以和熱播電視劇比肩。對網站而言,廣告價值無疑非常重要,它一直是視頻行業收入中最主要的部分,且近年來都保持著快速增長的勢頭。
另外,促進收入來源多元化,改善收入構成也是視頻網站一直在思考的課題。視頻網站和國內的電影、電視劇、動漫製作機構,以及動作最為積極的遊戲公司一樣,都在研究挖掘IP(知識產權)價值。對於視頻網站而言,想要有IP價值可挖,首先就需要有自己的內容,而且這個內容的製作水準必須經得住考驗,具有賣點和衍生價值挖掘空間。故此,專業化的自製內容將是視頻網站們下一階段發展的方向。
自製內容專業化,並非指網絡劇在時長、題材、展現形式等方麵都向傳統的電視劇模式靠攏。Netflix做《紙牌屋》等網絡劇,除了播出渠道在互聯網,劇集本身和電視網播出的內容差別不大。相較之,國內自製內容的靈活性則要大得多。時長方麵,自製劇時長從40多分鍾到20多分鍾再到幾分鍾的都有;題材方麵,更可以說是包羅萬象,除了古裝、都市、警匪、言情等,還涉及電視台較少播出的懸疑、科幻、搞笑等;表現形式方麵,傳統電視劇的“穿越”已經是大膽創新,而這在網絡劇領域而言則是再普通不過,網絡基因賦予了它花樣繁複的“搞怪”方式。
對於網絡自製內容來說,專業化更多地體現在節目製播各環節均顯現出明確的目標性,這與最初UGC的自娛自樂有著明顯差別。由於誌在“熱播”,同時寄希望於挖掘衍生價值,因而通常在節目製作之初,即明確受眾群體,繼而圍繞其定位確認內容、形式,以及後續的傳播策略。
視頻網站有下大力氣做自製節目的意願,而當下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也恰好非常適宜自製內容的發展。政策方麵,電視台做綜藝節目,從策劃、製作到播出都有主管部門層層審核。電影、電視劇也是類似,在取得發行(公映)許可證之前需要經過前置審查。但在網絡渠道播出的自製內容,隻需網站自行審查即可。對於網站來說,這一方麵放寬了創作的自由度,另一方麵,也大大縮短了節目的製作周期。
市場方麵,或者具體而言,在節目製作主體方麵,市場化的影視產業可為視頻網站提供大量的專業內容。有實力的專業影視製作公司,既然可以同電視台合作,當然也可以和視頻網站合作。
目前各大網站均已擁有自己的品牌網絡劇、微電影和綜藝節目,但整體上看,自製內容在視頻網站的節目群中所占比重仍然不算很高,這片藍海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