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高血壓的誘因與主要症狀(2)(2 / 2)

高血壓與高血脂之間的關係,主要體現在高血脂發生後對高血壓所產生的負麵作用。首先,高血脂可誘發高血壓發生。血脂過高會使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一膽固醇等脂類物質在血管壁上沉積,並形成斑塊。而血管壁上沉積的斑塊越多,血管管腔就會變得愈發狹窄,而無論是血管壁堵塞,還是血管管腔狹窄,都可誘發高血壓。

同時,高血脂還會加重高血壓患者的病情。高血壓患者體內往往存在血管內壁受損的問題,如果再發生高血脂,造成脂類物質沉積於血管壁,則更會加重高血壓患者的病情。而且,高血脂發生後,患者體內會出現動脈硬化、血管失去彈性、血液流通受阻、血流速度減慢等病理性改變,繼而又可誘發血栓、心肌梗死、腦梗死等病變,從而又會造成高血壓的進一步惡化。

高血壓和高血脂症的合並發生,可誘發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等多種疾病。其中,最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高血壓合並高血脂症患者,主要為年齡在55歲(男性)或65歲(女性)以上,同時合並糖耐量低減或高血糖,有冠心病家族史,體型肥胖,有香煙、酒精成癮等人群。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不僅會加重高血壓和高血脂症,還會誘發更為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

另外,高血脂症和高血壓還都是冠心病的危險發病因素。如果一個患者同時患有高血脂症和高血壓,那麼這位患者發生冠心病的可能性會大大高於隻患其中一種疾病的患者。由此可見,高血壓與高血脂症的合並發生,對患者的治療和病情穩定危害極大。

五、高血壓與高血糖的關係

高血壓與高血糖往往會相伴出現,它們之間既會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又會共同作用而誘發其他疾病。高血壓與高血糖的合並出現,與患者體內的胰島素抵抗現象有很大關係。

胰島素抵抗,是指生胰島素雖然能正常分泌,但卻難以起到正常的作用。胰島素抵抗的出現會增強交感神經的興奮度,進而可造成血容量增大、周圍血管阻力增強,進而導致血壓升高。同時,胰島素抵抗還會造成人體自身的降血糖功能減弱,以至出現糖耐量低減或以慢性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糖尿病。

此外,隨著高血糖的出現,人體內的激素分泌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異常,進而也可造成血壓升高。具體來講,高血壓與高血糖之間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麵。

1.高血糖對高血壓的影響調查發現,有25%~50%的糖尿病患者合並有高血壓,這是非糖尿病患者發生高血壓的2倍。而且,人體血糖越高,患高血壓的可能性就越大。另外,調查還顯示,糖尿病患者出現高血壓的高峰年齡要比血糖正常者早10年左右。糖尿病對高血壓的影響主要體現在:

(1)糖尿病發生後,會對患者的血管內皮細胞產生毒性,以至血管收縮增強、血管壁增厚、血管內徑狹窄、外周阻力增大,進而可導致患者血壓升高。

(2)高血糖會增加腎小球血管所承受的壓力,繼續發展可造成腎功能受損,進而也可誘發高血壓。

(3)糖尿病的發生還會造成血管內膜受損,並導致血管內壁形成斑塊,進而會由於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而誘發或加重高血壓。

2.高血壓對高血糖的影響高血壓的出現不僅會誘發高血糖,還會加重高血糖症狀,造成糖耐量低減者轉為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治療難度增加。糖尿病患者確診患有高血壓的診斷標準,與非糖尿病患者確診高血壓的發生有很大不同。

一般來講,收縮壓高於17.33千帕(130毫米汞柱)、舒張壓高於10.67千帕(80毫米汞柱)的糖尿病患者即可確診為合並有高血壓。而正常的高血壓確診標準應為:收縮壓高於18.67千帕(140毫米汞柱)、舒張壓高於12千帕(90毫米汞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