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題
作者:
2009年5月,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徹底改變了兩位在德自費求學的“80後”中國學生的生活狀態。在女友嚴重受傷致殘的情況下,其男友毅然選擇了和女友完婚,一起堅強地麵對未來人生。他們的這一愛情故事傳出之後,人們無不為之深深感動。
張晨蕊,一名普通的中國留學生,2年前那個不幸的一天或許會深深印在她的記憶當中。在德國慕尼黑市騎自行車橫穿馬路時,她不幸遭遇車禍,腦部及上肢受重創,幾經搶救醫治才脫離生命危險,但仍長時間處於重度昏迷狀態。恢複知覺後,她的視覺和語言功能仍有一定的障礙,急需入住康複中心接受進一步理療。
崔雨青,張晨蕊的男友,也是一名普通的中國留學生。在自己的女友發生不幸,雖經治療康複但行走尚要依靠輪椅的情況下,他毅然選擇了愛心、責任和不離不棄,始終陪伴在她身邊。他很執著,也很浪漫,為給女友以更大的支持和鼓勵,他決定,選擇在象征愛情天長地久的2009年9月9日與女友結婚。
婚後,妻子張晨蕊身體行動不便,在接受康複治療的同時,仍然堅持學習,希望獲得碩士學位;丈夫崔雨青在慕尼黑工業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業餘時間還要去餐館高強度打工,來維持家庭生活開支。
張晨蕊和崔雨青相親相愛的感人愛情故事一度廣為傳頌,受到各界關注。中國駐慕尼黑總領館對張晨蕊遭遇車禍一事高度重視,事發後第一時間即電話通知張的親屬,協助其辦理來德手續,並請當地高校為其提供住宿便利。王彥敏副總領事和教育組戴繼強領事還數次去醫院和康複中心探望張晨蕊。
當得知這對情侶的成婚願望後,經國內主管部門批準,中國駐慕尼黑總領館特事特辦,破例派領事部主任劉霞領事、成瑞領事和教育組戴繼強領事於2009年9月9日前往康複中心,為尚在接受康複治療的張晨蕊與崔雨青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
為把在外留學人員特別是國家公派博士生的人身安全教育寓於奉獻愛心之中,中國駐慕尼黑總領館教育組戴繼強領事會同國家公派博士生60多人共同為張晨蕊和崔雨青捐款。同時,為爭取更多社會支助,還提請慕尼黑工業大學對於張晨蕊和崔雨青的特殊困難予以關注,該校副校長、華人教授孟立秋女士向崔雨青提供了特殊的家庭勤工儉學崗位。為加強對在外留學人員進行廣泛的人身安全及愛心互助教育,駐慕尼黑總領館通過本館網站和德國當地的華文媒體等,對張晨蕊和崔雨青的感人事跡、當地留學人員奉獻愛心的活動,以及總領館將在外留學人員人身安全教育和領事保護工作落到實處進行了報道。
2010年1月1日元旦佳節,戴繼強領事和孟立秋教授,以及參與捐款的國家公派博士生代表戴連攀、王芳、吳懷誌、張雲、趙越、周豫湘,專程前往張晨蕊和崔雨青的住處,送去捐款、慰問信以及中國教育部專為在外留學人員定製的新年掛曆、台曆、效率手冊和節日燈籠。孟立秋教授帶去了自製風味甜點,戴繼強領事代表馬晉生總領事,向張晨蕊和崔雨青表示親切問候和深深敬意,並對國家公派博士生奉獻愛心表示感謝。大家衷心希望張晨蕊早日康複!共祝新娘新郎白頭偕老!張晨蕊和崔雨青對同學們、慕尼黑工業大學、中國駐慕尼黑總領館及教育組的愛心和關懷再三表示衷心感謝,其激動喜悅心情溢於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