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寶貝全家人(1)(1 / 3)

第一節 家庭急救處理

一、家庭急救幾項原則

(一)一般急救原則

對受到化學傷害的人員進行急救時,幾項首先要做的緊急處理是:

(1)置神誌不清的病員於側位,防止氣道梗阻,呼吸困難時給予氧氣吸入;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心髒停止者立即進行胸外心髒擠壓。

(2)皮膚汙染時,脫去汙染的衣服,用流動清水衝洗;頭麵部灼傷時,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

(3)眼睛汙染時,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徹底衝洗至少15分鍾。

(4)當人員發生凍傷時,應迅速複溫。複溫的方法是采用40~42℃恒溫熱水浸泡,使其在15~30分鍾內溫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對凍傷的部位進行輕柔按摩時,應注意不要將傷處的皮膚擦破,以防感染。

(5)當人員發生燒傷時,應迅速將患者衣服脫去,用水衝洗降溫,用清潔布覆蓋創傷麵,避免傷麵汙染;不要任意把水皰弄破。患者口渴時,可適量飲水或含鹽飲料。

(6)口服毒物者,可根據物料性質,對症處理;有必要進行洗胃。

經現場處理後,應迅速護送至醫院救治。

(二)家庭急救九大禁忌

急性腹痛忌服用止痛藥

以免掩蓋病情,延誤診斷,應盡快去醫院查診。

腹部受傷內髒脫出後忌立即複位

脫出的內髒須經醫生徹底消毒處理後再複位。防止感染造成嚴重後果。

使用止血帶結紮忌時間過長

止血帶應每隔1小時放鬆1刻鍾,並做好記錄,防止因結紮肢體過長造成遠端肢體缺血壞死。

昏迷病人忌仰臥

應使其側臥,防止口腔分泌物、嘔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更不能給昏迷病人進食、進水。

心源性哮喘病人忌平臥

因為平臥會增加肺髒瘀血及心髒負擔,使氣喘加重,危及生命。應取半臥位使下肢下垂。

腦出血病人忌隨意搬動

如有在活動中突然跌倒昏迷或患過腦出血的癱瘓者,很可能有腦出血,隨意搬動會使出血更加嚴重,應平臥,抬高頭部,即刻送醫院。

小而深的傷口忌馬虎包紮

若被銳器刺傷後馬虎包紮,會使傷口缺氧,導致破傷風杆菌等厭氧菌生長,應清創消毒後再包紮,並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腹瀉病人忌亂服止瀉藥

在未消炎之前亂用止瀉藥,會使毒素難以排出,腸道炎症加劇。應在使用消炎藥痢特靈、黃連素、氟呱酸之後再用止瀉藥,如易蒙停等。

觸電者忌徒手拉救

若發現有人觸電後立刻切斷電源,並馬上用幹木棍、竹竿等絕緣體排開電線。

二、兒科急救

(一)小兒溺水的急救

對於不慎溺水的小兒,及時營救常常是搶救成功的關鍵。因為小兒溺水5~6分鍾後,心跳呼吸就可因為缺氧太久而停止,從而使搶救造成無法挽回的局麵。

所以,營救溺水兒童,應想方設法盡量使其頭部托出水麵,並盡快使其離水上岸。上岸後首先應將患兒取頭低腳高位的俯臥姿勢,或將患兒俯臥於成人的大腿上,或木凳、斜坡上,並擠壓其胸腹以促其排出呼吸道和胃內的積水。溺水小兒救起時,多半全身青紫,肢體軟癱,口鼻常有泥沙和雜草堵塞,因此,及時清除口腔鼻內的異物,保持呼吸道的通暢尤為重要。

倘若此時小兒呼吸已停止,就應不失時機地進行口對口的人工呼吸,以幫助其建立有效的肺呼吸,倘若心跳也已停止,則應有規律地給予體外心胸按摩,否則,患兒一旦缺氧時間過久,搶救生還的希望就會完全失去,尤其是在急送醫院的過程中,我們絕不能放棄這種寶貴的搶救。

(二)小兒高熱驚厥如何急救

嬰幼兒時期常因高熱而發生驚厥,遇見這樣情況,不能過於緊張,在送小孩去醫院的過程中,學會正確的急救是十分重要的。

(1)小兒發生抽痙時神誌常常不清,因此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嬰幼兒的舌頭後墜造成窒息,是最為重要的。

(2)抽痙時小兒常常發生無意識的舌咬傷,您可用清潔紗布包裹小木板置於小兒的口腔中。

(3)為防患兒嘔吐時胃內容物嗆入氣道而發生窒息,應有意識地將小孩的頭側向一邊。

(4)高熱時應鬆解衣褲,將患兒置於通風涼爽的地方,同時給以冰袋物理降溫。高熱驚厥的症狀是嚴重的,病因是複雜的,所以必須送醫院作進一步地診治。

(三)小兒發生食物中毒如何急救

如果小孩不幸發生急性食物中毒,家長不能驚慌失措,而應該當機立斷地采取下列措施:

(1)如果你估計食物中毒發生的時間在2~4小時內,可用手指或筷子刺激小孩的咽後壁催吐,以盡量排出胃內殘留的食物,防止毒素進一步地吸收。

(2)如果進食時間在4小時以上,可給小孩吞飲大量的淡鹽開水,並配合指壓的方法催吐。

(3)對可疑變質或有毒的食品除立刻停止食用外,應妥善保存,供醫生急救時分析處理,同時應通知衛生檢疫部門協助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