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關注與鍛煉相關的心理因素鍛煉須持之以恒。由於體質較弱、體能較差、意誌力減弱或傷痛困擾,不少老年人在鍛煉時往往會產生一些負麵情緒(如急躁、怕苦等),由此或使鍛煉不能起到預定的健身效果。鑒於此,平時鍛煉少的老年人,應製定科學的健身計劃,定期檢查付諸實施。
4.怎麼認識老年人健身的重點
人到老年以後,受疾病和身體條件限製,不可能再像年輕人那樣隨心所欲地做一些全麵而且高難度的健身運動。但是,隻要選擇恰當,注意突出重點,即便是輕微的體力勞動或者隻是做做家務活,也可能收到很好的健身效果。
那麼,老年人健身的重點在哪兒呢?
(1)心肺功能的鍛煉是基礎良好的心肺功能是老年人得以完成運動的前提,而很多老年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心肺功能減退,所以心肺功能的鍛煉顯得尤為重要。科學實驗證明,心功能鍛煉的最適宜的運動是慢跑或步行,可根據自身情況,每天或隔天堅持有規律的慢跑或快走,距離逐步增加,時間半小時到1小時。它們都屬有氧代謝運動,可加快血液循環,增強血管彈性,改善心肺功能。其他的運動如氣功、打太極拳效果也不錯,但貴在堅持。
對於存在肺氣腫的老年人來說,常做做腹式呼吸體操對於肺功能恢複極其有益。
(2)關節鍛煉,重在肩和膝肩關節是人體運動範圍最大的關節,其功能對人們的生活和勞動影響極大。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肩關節及其周圍組織會發生老年性退變,所以要盡早對肩關節進行功能鍛煉,鍛煉方法以俯身前後內外擺動法、俯身畫圈法和爬牆法最好。膝關節是一個結構複雜、穩定性差的關節,人們常說“人老腿先老”,而腿老就是從膝關節開始的,膝關節最合適的鍛煉方法有跑步、深蹲以及上樓等。
(3)肌肉鍛煉,腰背為先最佳腰背部鍛煉姿勢是:麵朝下平躺挺胸,抬腿。做法:麵朝下平躺,臀部和骨盆放平,雙手置於下頜下,或成支撐姿勢,在必要時予以輔助,收緊背部下半部的肌肉,挺起胸部,與地麵成30°~35°角,堅持一段時間後緩慢下降。然後收緊腰部肌肉,將一側下肢伸直後緩緩向腰的方向抬起,一側鍛煉過後換另一側。此項鍛煉最合適早晚在床上進行。
(4)椎體鍛煉,立身之本椎體腔內含脊髓,是中樞神經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好椎體,是改善中樞神經係統功能的重要措施。為此,在體育鍛煉時應注重椎體的活動,增強脊間韌帶的柔韌性,保持椎體的靈活性,避免脊柱強直。每天要有規律地活動頸、胸、腰、尾椎,尤其是頸、腰椎。可依次做前後屈、左右屈,左右轉動,順、逆時針方向旋轉。幅度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次數適量。
5.為什麼運動是防癌抗癌的良方
運動能防癌抗癌。根據癌症專家的研究,其奧妙在於:
(1)運動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德國的免疫學家發現,人體內的免疫細胞數量可隨運動量的增大而上升,有效降低腫瘤的發病率。
(2)運動能調節內分泌環境,尤其是性激素水平。現已證實,雌激素在體內新陳代謝中所生成的某些活性產物,有促使乳腺癌發生的作用,而這些活性產物的生成與體內的脂肪量相關,脂肪越多,這種致癌性物質產生得越多。
(3)運動能殺死癌細胞運動能使人體體溫升高,劇烈運動時甚至上升至40℃以上,可以阻止癌細胞的生成並能將癌細胞處以“死刑”。
(4)運動使人體吸入比平常多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氧氣。一般人安靜時每分鍾吸氧量為4~7L,而運動時可達100L以上。
(5)運動能提高人體製造白細胞的能力。科學研究表明:運動會刺激體內某些激素的分泌,加快骨髓生成白細胞的速度,使白細胞數量增多,存活時間延長,增加吞噬細胞的能力。這樣,一旦體內出現少量的癌細胞,很快就會被眾多的白細胞圍攻殲滅。
(6)運動能排毒。運動使人體大量出汗,汗水可以把體內的一些致癌物質如鍶、鉛等及時排出體外,從而大大減少患癌症的可能性。
(7)運動使人體血液循環加快。在血液循環加速的情況下,體內出現的癌細胞就像急流中的小沙粒一樣,無法在某個內髒器官站穩腳跟、生長發育和轉移擴散。
(8)運動能改善人的情緒,消除憂愁煩惱。腫瘤專家指出:“癌症是免疫功能的失敗,而免疫功能的失敗是在精神平衡被破壞後產生的。”
運動防癌抗癌的關鍵不在於方式、項目,而在於持之以恒。
6.老年人鍛煉怎麼避免誤區
人到了老年,代謝緩慢,氣機不暢,組織器官老化,若懶於運動,勢必氣機壅滯、血流不暢,進一步加速機體衰老的過程。所以,老年人適當地進行一些力所能及的運動對延緩衰老和保持健康的體魄是十分重要的。但老年人的健身鍛煉也必須適應其自身特點,不可盲目進入誤區。
(1)貴在堅持有說法運動健身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需要長期堅持不懈。但是這個堅持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還是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如刮風下雨了,感冒生病了,該停就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