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王漿也稱蜂乳,簡稱王漿。它是5~15日齡工蜂的舌腺(咽下腺)和上顎腺所分泌出來的一種乳白色或淡黃色的漿狀物,個別的也呈微紅色,略帶香甜味。現代研究證實,蜂王漿具有多種保健作用,是介於食物與藥物之間的純天然保健品。最佳的食用時間是:早餐前30分鍾到1小時、晚上入睡前30分鍾左右,早晚各1次。最好將蜂王漿放入口內含服,慢慢咽下,使人體充分吸收;不可用熱開水衝服,否則會使大量營養成分遇熱損失。鮮蜂王漿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好。35歲以下者用於保健,日服10g;中老年人群用於保健,日服15~20g;初服者在5g左右,無不適感覺即可增加用量。
11.怎麼認識石斛
石斛為蘭科植物,是我國傳統中藥中的一味珍貴藥材。其味甘淡、性涼,有補五髒、益疲勞、壯筋骨、長肌肉、厚腸胃、滋腎陰、養胃陰、明目、清熱、生津、止渴、除煩等功效。石斛水煎液有促進胃液分泌而助消化的作用。熱性體質的中老年人,如因胃陰不足以致口幹舌燥、津液匱乏、心煩灼熱、兩目昏花者,均可用石斛、麥冬、生地黃和甘草泡水喝,可取得良好效果。而寒性體質和濕溫未化燥者,則不宜服用石斛。
石斛適合於各類腫瘤病人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病人和亞健康人群食用。食用方法:如為鮮品,可嚼著吃,也可泡茶飲用以及燉湯食用。用量:鮮品每日2~3根,幹重2~3g。
12.怎麼正確服用人參
人參為治療虛勞內傷的第一要藥,是補虛佳品。人參味甘、微苦,性微溫,有大補元氣、補肺健脾、生津止渴、益智安神之功。其服用方法很有講究:
(1)咀嚼法將人參切成薄片含在口中,細細咀嚼,每次3~5片,每日2~3次。(另一版本是:含化:紅參和西洋參適用此法。先將人參蒸軟後切成薄片。每次含1片,約1小時後咀嚼咽下,每天含化1~2片。)
(2)煉服法將人參切片,置小碗內,加水浸泡3~5小時,再隔水蒸3~4小時,即可服用。劑量為每天10~15g,可分多次飲完。(另一版本是:煎湯:生曬參和紅參宜用此法。先切成薄片,用冷水浸泡15分鍾後放在小火上煮沸半小時以上即可,分2~3次溫服。)
(3)衝粉法將人參磨成粉,放入杯中,沸水衝入,加蓋約5分鍾即可飲用。可重複衝服直至無參味為止。每次以人參粉5g為宜,用紗布或袋泡茶用的濾紙包好,再用開水衝。(另一版本是:吞粉:將人參或參須研成細粉吞服,每天2次,每次1~2g。也可將1g人參裝入空心膠囊中,分2次吞服。)
(4)泡酒法選用須根完整的生曬參或紅參一支,浸入500g,60度的白酒中(勿用黃酒),密閉放陰涼處,兩周後即可飲用。每天晚餐時飲用此酒30~50g。(另一版本是:泡酒:將整根人參或將30g人參銼成粗末,裝入細口瓶中,加入白酒500ml,密封瓶口,半月後開始飲用,每晚服15ml左右。)
(5)泡茶法人參薄片及參葉、參果均適用此法。一般用3~5g泡茶,宜在24小時內飲完,藥渣也可嚼服。
(6)膳食法取人參末3g、冰糖少許、粳米100g,沙鍋內煮粥服食,尤其適宜在秋冬早餐空腹時食用。或用生曬參5~10g、紅棗5枚,隔水燉成湯液,飲後最好睡覺。還可將人參切片或銼成粗末後,製成人參粥、人參紅棗桂圓羹、沙鍋人參雞等。
13.怎麼認識西洋參?怎麼服用
西洋參味苦、微甘,性寒,有補肺降火、生津液、除煩倦的作用。人參和西洋參均有補氣生津之效,但人參甘而微溫,為大補元氣之品;西洋參味苦性寒,兼有清熱之功。家庭進補可選用下列幾種方法:
(1)含化法將無皮西洋參放在蒸鍋內蒸一下,使其軟化,然後用刀將其切成薄片備用,每次口含1片,每天2~4g。
(2)衝粉法將西洋參研成細粉狀,每次5g,用紗布或濾紙包好,放入沸水中衝泡後代茶飲。
(3)燉服法將西洋參切片,每天2.5g,放入瓷碗內,加適量水浸泡3~5小時,再將碗密封,放入鍋中蒸20~30分鍾,早飯前半小時服用。
(4)蒸法將西洋參研成細粉狀,每次用一個雞蛋拌入本品5g,蒸熟後服食。
(5)菜湯法將西洋參切成薄片,做菜湯時每次放入5g共煮,湯藥同食,每日1次。
(6)煮粥法取大米50g,煮為稀粥,待熟後加入西洋參粉5g,再煮一二沸即可,每日1次,作早餐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