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吳迪包中的食物已消耗殆盡,但他的潛伏也沒有白費。
“海雲間”的安保嚴密而認真,出入的車輛均有門卡,步行進入會受到盤查。業主們的豪車進出沒有規律,無機可乘。唯有一輛小型廂式貨車,每天下午五點出去,大約第二天上午九點回來。
吳迪判斷這是別墅區內的一輛進貨車,司機並不住在這裏,每天要開車回家,順便第二天進貨回來。他決定就利用這輛車進入。
吳迪停止了潛伏,他穿梭在叢林之中,順著盤山路,跟著廂式貨車在叢林中疾跑了一天。熟悉了這輛車在山中的行車路線,他發現它的車廂後門竟掛著一把鎖。
他開始行動了。山野中,吳迪找到一根水泥電線杆,用工具箱中的老虎鉗剪下了它的鋼絲拉線,用這些鋼絲製作了十幾個“三角釘”,試了試堅固度、銳利度,結果令人滿意。
然後他反複練習快速將車鎖剪斷的動作,直到熟練為止。吳迪已經在這山中叢林停留了六天,他驚異於自己竟有如此之強的耐受力。他感到自己的潛能正一點點的被激發出來。
夜晚來臨,吳迪爬上了一棵粗壯的大樹,在結實的枝杈上躺了下來。
夜空晴朗、繁星點綴、月光明媚、耳邊蟲聲蛙鳴、水聲潺潺,似如桃源仙境,難怪這些貴族們要在此處建別墅。
他要好好休息一下了,養精蓄銳以使明天的行動一舉成功。倦意襲來,吳迪漸漸進入夢鄉。
鳥鳴聲驚醒了吳迪,看了下表已經七點多了。背包中隻剩下了半瓶水,這是他特意為今天的行動留下的,他一口將水喝幹,決絕地在叢林中,向選定的行動地點飛奔起來。
選定的地點到了,這是一塊碩大的岩石,盤山公路因這塊大石在這裏繞了個急彎一邊看不到另一邊。
車到這裏都會減速,而站在岩石之上可以看到兩邊的車輛。吳迪伏在了岩石上的雜草之中,全神貫注的等待著目標車輛的出現。接近十點了,隻有三輛豪車從這裏通過,仍不見廂式貨車的影子。
就在吳迪焦灼萬分之際,那輛車終於緩慢地出現了,吳迪從包中抓起“三角釘”灑向了路麵。接著他攀附這一根藤條滑到了岩石的另一邊,他看到廂式貨車壓著兩個“三角釘”開了過去。
吳迪快速跑上路麵,將未被壓得釘子拾起裝進了背包,然後,飛快得向廂式貨車追去。
二十分鍾後,吳迪終於看見拋錨在路邊的貨車,一個中年司機正罵罵咧咧的往下拆漏氣的輪胎。
吳迪順著司機視線的死角,躡手躡腳地接近車輛,車廂的後門洞開,裏麵是半車廂的高檔啤酒。原來司機圖省事將備胎放在貨廂裏了。
吳迪心中暗喜,這倒省了一道工序,他趁司機忙碌,“噌”的飛身上車,躲在了啤酒箱之後。
輪胎終於裝好了,司機氣哼哼的將換下的輪胎扔進了車廂,“咣”地大力將車門關閉,也不上鎖,啟動了車向別墅區駛去。
車廂內一片漆黑,悶熱難耐,吳迪閉目養神,養精蓄銳。
他感覺到車已到了“海雲間”大門外,聽到司機和保安在打招呼,“老張,今天怎麼來遲了,你老板又得罵你了。”
司機回答:“昨晚摸了兩把,早上起遲了,誰知車又壞了,倒黴透了。”說著話車已進入了別墅區。
吳迪從啤酒箱後走到了車廂門前,將車廂門打開一條縫隙向外觀察。
車輛已駛出山路,行駛在峽穀正中。路兩邊是大片的綠色濕地,綠色的蘆葦叢生,其中竟有白鶴、天鵝等大型鳥類在翩翩起舞。
有一條小河從山上蜿蜒而下,水聲潺潺。濕地之外,蔥蘢的山腳下、山腰、山頂上錯落著各式各樣各種建築風格的獨棟別墅群,有歐洲古典式的,有哥特式的,有中式園林的,掩映在林木之中,好一處人間仙境。
車到一個拐彎處慢了下來,吳迪毫不猶豫縱身跳下了車,立即隱身在濕地岸邊的蘆葦叢中,觀察熟悉了環境之後,吳迪動作快捷地向濕地的中心走去,他想穿過濕地進入山林,這樣更便於躲藏。
很快他就走到了濕地的邊緣,走出濕地他快速攀岩而上,進入了茂密的樹林,樹冠密如傘蓋,不透一絲陽光,樹林裏十分陰暗。
他貓腰加快腳步向樹林的邊緣光線明亮的地方靠近。
忽然,有汽車的喇叭聲傳入。吳迪立即趴在草叢之中,他看見樹林之外,不遠處便是一座歐式別墅,他甚至可以透過玻璃看到女仆在家中清掃。
他知道已經到山腳的別墅群了,此處一定會有嚴密的安保措施,他不敢再有大的動作。趴在地上向外觀察。
這裏作為業主主要的生活區域,已沒有外圍那種戒備森嚴的感覺,但在一些隱蔽處吳迪仍發現一些監控探頭,兩人一組的保安定時定點的在別墅間的山道上、花徑中、景觀裏巡邏。
吳迪默默的將這些記在了心裏。他以樹林為隱蔽,小心翼翼的向山腰各處別墅群移動。就這樣,他逐漸地對整個別墅區的布局、監控設備的分布、保安的配置有了大致的了解。他仍藏身於樹林之中,隻等夜幕降臨後動手。
夕陽從西麵的山峰上遁去,夜色漸漸籠罩了“海雲間”。吳迪趴伏在草叢之中靜待時機,饑餓不斷的侵襲,連續兩天了他隻喝了一瓶水,他拔下一把青草放進嘴裏咀嚼,以抵擋饑渴的襲擾。
就這樣他堅持到了淩晨三點,別墅區內,幾無人跡,除了五組駕著電瓶車,來回在各個別墅之間巡邏的保安,他們每個來回間隔約二十分鍾。
這時,從山峰上慢慢地降下一層薄霧,而且霧越來越濃。很快整個“海雲間”被籠罩在霧中。燈火點點、霧氣迷蒙,使這裏美得猶如一幅寫意山水。吳迪欣喜萬分,真是天助也。
吳迪早已選好了兩座別墅作為行動的目標,這兩座別墅一處在山腳、一處在山腰。
之所以如此選擇是因為自天黑後這兩家的燈一直未亮,這說明別墅的主人未回來,家中無人看守。
他將首選目標定在了山腰的那家,那裏相對比較偏僻一些,保安巡邏都把那作為最後一站,間隔就長了一些,吳迪就可以從容一些。
吳迪背起了包,走出了樹林,滑下了岩石。巧妙地與巡邏的保安打著時間差,大霧愈加濃厚,即使這樣,吳迪也未放鬆。他根據記憶走在監控探頭的死角裏。
終於抵近到別墅前。他早已想好了進入的方法,繞到了別墅的後麵,順著房後的岩石攀援而上,站在岩石上可以看見霧中別墅二樓的露台。
吳迪卸下背包,用力扔了過去,“嘭”的一聲,背包落在了露台上。他看了一下手表,伏下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