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患者機體已經適應了長期升高的血壓,收縮壓和舒張壓可分別高達200和130毫米汞柱以上,而患者無任何不適感覺。這類患者如果服用降壓藥,短期內使血壓降至正常,反而會感到不舒服。但是,這類患者極易發生致死性心腦血管病。
4.脂肪肝
本病半數以上的患者無感覺,但可發生肝功能異常和肝組織受損,嚴重時可出現肝硬化甚至肝癌。日前,引起脂肪肝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營養過剩、肥胖和大量飲酒所致的高脂血症。
5.肝血管瘤、腹主動脈瘤以及肝、腎、脾囊腫這些疾病約80%的患者無症狀,因而他們不注意自我保護。當外力撞擊或擠壓病灶時,就會發生瘤體或囊腫破裂出血,導致急腹症。這類情況往往搶救不及時,患者有生命危險。
6.靜止型膽石症
患者膽囊結石,長時間無臨床症狀。此型占膽石症的多數(60%~70%)。對這種膽結石,患者常不重視,不進行治療,結石長期刺激膽囊壁,可誘發膽囊癌。假如年老時膽絞痛才發作,患者還會因身體衰弱、抵抗力降低和多種病共存而失去手術最佳時機。
7.息肉病
結腸息肉、胃息肉、膽囊息肉、膀胱息肉、鼻息肉和宮頸息肉等患者,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內,可能無任何症狀。
息肉的病理類型很多,倘若患的是腺瘤樣息肉,如任其自然發展,則有可能發生癌變。
8.萎縮性胃炎
本病患者約半數無症狀,但如檢測幽門螺杆菌呈陽性,又有結腸型腸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就要注意了。
因為如任其自然發展,不采取防治措施,部分患者可能發展成胃癌。
9.消化道憩室
這是一種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如食管憩室、胃憩室、十二指腸憩室、回腸末端憩室和結腸憩室等。此病患者一般無症狀,也不知自己身體有異常。患者一旦並發憩室炎、憩室潰瘍、憩室腫瘤、憩室結核、憩室出血和憩室穿孔等,就可出現腹痛,甚至發生急腹症,引起嚴重後果。
10.早期乳腺癌和早期宮頸癌
患者一般無症狀,一旦出現症狀,常已進入中晚期,失去了手術的最佳時機。
11.無症狀型消化性潰瘍病
患者患潰瘍病時,無上腹部不適、燒心和疼痛等臨床症狀。此型潰瘍病的發病率,胃潰瘍占4%~7.8%、十二指腸潰瘍占15%~25%。本型潰瘍病可突然發生出血或穿孔,引起急腹症。
12.腦血管畸形(腦血管瘤)
這是一種先天性病變,表現為顱內某一區域的血管異常增多和畸形。本病有三大症狀:癲癇、出血和頭痛。這些症狀常見在10~30歲年齡段出現,在這之前,可無任何感覺,就像健康人一樣。一旦出現症狀(特別是血管破裂導致的出血),患者可能發生猝死。
體驗是發現無症狀疾病的主要途徑。定期(最好每年一次)進行健康體檢極為必要。一旦發現這些疾病,要積極治療,或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以免釀成不良後果。
二十五、與年齡段相關的健康狀況(1)出生~35歲,為健康安全期。這是生命力最強的人生階段。兒童雖然容易患病,隻要及時治療和預防,即便患病也容易恢複。
(2)35~45歲,為疾病形成期。這是人生精力最充沛的時候。也是而立和不惑之年,這個階段的人往往不重視養生保健。
(3)45~55歲,為疾病爆發期。這時候是事業有成,家庭負擔最重的時候。強調沒有時間保健。這是人生的沼澤地,多事之秋階段。
(4)55~65歲,為健康相對安全期。這個時期已到了退休年齡,人們重視養生保健,而對飲食起居和情緒自控能力增強。
(5)65~83歲,為疾病多發期。每個月都可能出現一兩次小毛病,偶爾會發生大病。因為人的生命活動周期每7~8年會出現強弱衰減,容易出現“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現象。
(6)85~90歲,又是一個健康相對安全期,根據現在的生活、醫療條件,做一個百歲老人並不難。關鍵是科學的生活方式和自我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