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結石研究表明,尿結石與晚餐太晚有關。這是因為尿結石的主要成分是鈣,食物中的鈣除一部分被腸壁吸收外,其餘的鈣則從尿液中排出。晚餐過晚,人們一般不活動就上床睡覺,尿液就會瀦留在尿路中的鈣含量不斷增加,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尿結石。
5.腸癌晚餐後活動減少,必然有一部分消化物不能吸收。這些物質在大腸內受到厭氧菌的作用,產生有害物質。睡眠時腸蠕動減少,又延長了這些物質在腸腔內停留的時間,促使腸癌發病率增高。
6.猝死晚餐吃得過好過飽,加之飲酒過多,很容易誘發急性胰腺炎,使人在睡眠中休克,若搶救不及時,就造成死亡。
7.神經衰弱晚餐過飽會使鼓脹的胃腸對周圍器官造成壓迫。胃、腸、肝、膽、胰等會產生信息傳給大腦,使大腦的細胞活躍起來,一旦興奮的“波浪”擴散到大腦皮質的其他部位,就會誘發各種各樣的惡夢,使人感到疲勞,時間長了會引起神經衰弱等病。
所以,要養成合理的飲食習慣,注意早、午、晚三餐分別為30%、40%、30%的合理比例,這是健康的需要,也是工作的需要。
合理膳食,吃掉“亞健康”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強度增大,很多人出現了“亞健康”狀態,總覺得疲倦不堪,對什麼事都提不起精神。如何緩解“亞健康”狀況呢?其有效的應對良策,就是講究合理膳食,走出飲食誤區。
日常生活中,每天的膳食必須保證糖、蛋白質、脂類、礦物質和維生素等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物質。
第一,合理攝取脂肪類食物:脂肪類食物不可多食,也不可不食。因為脂類是大腦活動所必需的,缺乏脂類會影響大腦的正常思維;但若食用過多,則會使人產生昏昏欲睡的感覺,而且長期累積就會形成脂肪肝。
第二,補充必要的維生素:維生素在人體內的作用很大,不可缺乏。從事文秘工作或經常操作電腦者容易視力下降、記憶力減退,維生素A對預防視力減弱有一定效果,可通過多吃魚肉、豬肝、鰻魚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來補充。
經常在辦公室工作的人,日曬機會少,容易缺乏維生素D,要多吃海魚、雞肝等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當人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時,所消耗的維生素C將顯著增加,而維生素C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物質,應盡可能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若是平時患有神經衰弱者,可長期選用蓮子、龍眼肉、百合、大棗和糯米等煮粥食用。
第三,適量補鈣,維持體內鈣平衡:飲食中可以有意識地多吃牛奶、酸奶、乳製品以及魚幹、小蝦等,這些食品含有豐富的鈣質,可以有效地推遲和防治頸椎、腰腿等各類職業病的發生。
第四,食用堿性食物增強抗疲勞作用:高強度的體力活動後,人體內的代謝產物乳酸、丙酮就會蓄積過多,造成人體體液呈偏酸性,使人有疲勞感。為了維持體液的酸堿平衡,可有意多吃以西瓜、桃、杏、荔枝、哈密瓜、櫻桃和草莓等水果為主的堿性食物。
第五,有選擇的食用一些保健食品:適量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以滿足人體需要。一些傳統中醫食療用品如蜂蜜、花粉、阿膠、螞蟻等,都具有抗疲勞效果,可適當選用。
把好“癌”從口入關
1.消除食物中的致癌物質食物中的致癌物有亞硝胺、黃曲黴素及3,4苯並芘等。主要是食品受潮、黴爛,或加工、貯運、烹調不當造成的。必須想法將其消除。
2.掌握科學的烹調方法不同烹調方法各有利弊,由於加熱時間長短、使用火力的大小、材料的配製方法等,對食品中的營養素也有一定的影響,甚至會產生致癌物質,所以,攝食一定要講究烹調方法。研究表明,食物以微波爐,或100℃時煮、滾、燜幾乎不會產生致癌物質;以烤箱來烘烤、焙所產生的致癌物質較少;而高溫油炸、煎、炒、煙熏和火烤等方式所產生的致癌物質最多;烹調的溫度越高,時間越長,所產生的致癌物質也越多。為避免烹調時產生致癌物,應注意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