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運動與糖尿病(5)(2 / 2)

五禽戲療法

五禽戲是我國古代名醫華佗通過觀察虎、鹿、熊、猿、鳥五種禽獸的神態和動作,結合古代導引、吐納、熊經、鳥伸之術,根據人體髒腑、經絡和氣血的功能而創建的一套具有顯著民族風格的運動健身術。華佗創五禽戲的目的不僅為了保健,也是為了治病。他說:“身有不快,起做一禽之戲,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體輕便而欲食。”由於五禽活動的特點各有不同,所以做每一戲都各有不同的收效。一般來說,經常練虎勢能使人肺氣充沛,精力旺盛;練鹿勢能使脾胃功能增強,強肝益腎;練熊勢能平疏肝火,壯體力,靜安眠;練猿勢能靈活腦筋,增強記憶,開展心胸,增進氣血通;練鳥勢能舒暢經絡,易筋活血,活動關節,提高平衡能力。練五禽戲時,不僅要求形似,而且要求神似。如模仿虎的剛威勇猛,鹿的奔馳反顧,熊的倒臥翻滾,猿的攀援跳躍,鳥的展翅高飛。同時要求注意力集中,以意引氣,呼吸均勻,輕鬆自然,拉伸肢體,動靜結合,剛柔相濟。一般而言,體弱者宜練熊戲和鳥戲,體力較好者可連續演練。五禽戲流派較多,現將具有代表性的動作,按照鍛煉身體的要求編排的運動健身術敘述如下。

虎戲

俯撐,抬頭,兩眼平視。匍匐向前爬行三步,後退三步,返回原處。這時左臂和左腿彎屈,身體向左側滾翻一周,再恢複到開始姿勢。上述動作重複若幹次,到身體發熱或出微汗為度,呼吸自然,雄健有力,如猛虎下山。

鹿戲

俯撐,匍匐爬行時,頸部前伸,頭左右轉,眼睛盡量後看,用鼻呼吸,調息2~3秒,左腿後伸。然後頭向前伸,用口呼氣,做反方向的動作。做到身體發熱為度。做動作時要想像鹿在高原處奔馳反顧的形態。

熊戲

仰臥,兩腿彎曲,兩手抱住兩膝,含胸低頭,後背成弧形。兩腿分別下壓,同時上體起立,低頭向前滾動。然後身體後倒,兩手抱膝,大腿貼胸,不停地滾動,做到身體發熱為度。做時要想像熊的倒臥翻滾的形態。

猿戲

直立,右臂上舉,手腕彎屈,五指並攏,掌心向下,同時左臂肩前屈,手腕彎屈,五指並攏,掌心向後。右腿前抬,腳麵繃直,用鼻呼吸,調息2~3秒。然後右腿放下,兩腿彎屈,上體前屈團身,兩臂下垂,用口呼氣。以後做反方向的動作,做到身體發熱為度。做動作時,要聯想到猿攀枝摘果,下蹲團身,飛身下地的形態。

鳥戲

直立,兩臂側平舉,兩手放鬆,掌心向下。同時,右腿屈膝抬起,左腳起踵,用鼻呼氣。然後腿和兩臂放下,用口呼氣,做到身體發熱為度。做動作時要聯想到身輕如鳥,展翅高飛的形態。

練習五禽戲的注意事項:①全身放鬆。練功時,首先全身放鬆,情緒要樂觀。樂觀的情緒可使氣血通暢,精神振奮;全身放鬆可使動作不致過分僵硬。②呼吸調勻。呼吸要平靜自然,用腹式呼吸,均勻和緩。呼吸時,口要合閉,舌尖輕抵上齶。吸氣用鼻,呼氣用嘴。③專注意守。要排除雜念,精神專注,根據各戲意守要求,將意念集中於意守部位,以保證意、氣相隨。④動作自然。五禽戲動作各有不同,如熊之沉緩,猿之輕靈,虎之剛健,鹿之溫馴,鳥之活潑等。練功時,應根據其動作特點而進行,動作宜自然舒展,不要拘謹。⑤地點清靜。練五禽戲的地點宜選擇空氣新鮮、樹木較多的場所,早晚練習均可,隻要堅持每日鍛煉而不間斷,即能收到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