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嬰幼兒智力保健(4)(1 / 3)

把幾個不同表情的絨布娃娃頭縫合在一起,中間縫一根吊帶,把娃娃頭吊在寶寶手能夠到的地方,讓寶寶拍打,觀察他喜歡什麼表情的臉。此時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極弱,拍打完全是無意觸碰,你可以送上手去幫助他觸碰。

寶寶喜歡看臉,不同娃娃的表情可以刺激寶寶的視覺,而手的運動也會刺激寶寶的智力。

5.聽歌謠

把寶寶抱坐在你膝蓋上,托住寶寶的背部,邊有節奏地前後搖晃,邊念歌謠,比如,“搖啊搖,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叫我好寶寶,給我吃甜糕。”讓寶寶在動作配合中聽簡單的歌謠,刺激語言接受係統。

愛心小貼士

和孩子進行交談訓練時,眼睛要看著他;當他和你“說話”時,應停下手中的活目不轉睛地注視著他;當他對你的言談作出反應時,應及時誇獎他。

6.咿咿呀呀

微笑著看寶寶,模仿他的話,要等他說完“一句話”後再模仿,聲調要或高或低。交談越多,寶寶與你咿呀說話的機會也越多。

用一切機會傾聽寶寶說話,與他對話,刺激其思維反應,提高說話表達能力。

7.聲聲入耳

給寶寶戴上漂亮柔軟的手套,穿上漂亮的襪子,手和腳戴上小鈴鐺。給寶寶能捏響的玩具。當寶寶想看手套、襪子的時候,就能學習控製自己手的動作,還能把動作和聲音聯係起來;當寶寶無意中抓握玩具發出聲響的時候,會把動作和聲音聯係起來,刺激大腦反應。

8.媽媽回來了

媽媽用手帕蓋住自己的臉,然後掀開,衝寶寶笑。幾次反複後,寶寶會形成期待的心理,刺激他的思考能力。

7個月後兒童的智力開發

這一時期的孩子智能有了長足的進步,他們最願意用手玩工具,開始能解決簡單的問題,如怎樣得到夠不著的玩具。

能通過接觸、搖晃、品嚐和觀察來記住物體。如有物體突然從視線中消失,開始會積極地尋找。而在此之前,他會認為是物體消失了。如果孩子能執著地尋找被藏起來的東西,說明他已懂得物質的不滅性。同時也說明孩子對已見過而現在不在眼前的東西有了記憶。

另外,7個月以後寶寶的大運動方麵表現為獨坐自如,還可以扶東西站立一會兒,並且開始學習爬行;精細動作方麵表現為寶寶可以用拇指和其他手指配合抓起玩具,雙手拿到玩具後可以對敲,並故意扔玩具。

為孩子選擇合適的玩具,和寶寶一起做遊戲,是這時期開發寶寶智力的好方法。

如何在遊戲中增長寶寶的智力呢?可以通過以下遊戲來進行。

1.提高記憶力的遊戲。

藏貓貓、找玩具、手中藏物。

2.培養動手能力的遊戲(10個月後再玩)。

塗鴉、蓋瓶蓋、搭積木、玩套環、玩套杯等。

3.促進手眼配合的遊戲。

撕紙、撿豆豆、扔東西。

4.培養認知能力的遊戲。

照鏡子、認身體、認動物、辨大小、敲敲打打、辨顏色。

1歲半寶寶的語言能力特點

1歲半階段是寶寶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寶寶聽和說的積極性都很高,喜歡和人進行言語交流,樂意念兒歌,愛聽故事,並能記住一些簡單的故事情節,背誦一些詩歌等。這時寶寶的詞彙量在快速增加,已能達到1000個以上,幾乎是1歲半以前的4~5倍。寶寶能掌握的詞的種類除了名詞、動詞外,還有形容詞、代詞,甚至也有副詞。寶寶已學會了基本語法,過去的電報式的語句發展到了合乎語法習慣的簡單句,並且複合句的運用也在逐漸增加。

父母應抓住這一語言發展的有利時機,教寶寶學習用完整的語句講話,以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教寶寶把簡短的、成分不全、意思不明確的“電報句”擴展成完整的簡單句,把顛倒的詞序排列正確。如教寶寶把“媽媽,睡覺”改成“媽媽,我要睡覺”;把“看報紙,爸爸”應改為“爸爸在看報紙”。這樣的練習應該結合生活的實際場景,隨時隨地地進行,如“這是汽車”、“那是紅綠燈”、“小朋友在學習”、“小兔子愛吃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