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讓兒童學會獨立生活,事事不依靠父母。依賴本身就滋生懶惰,使人感到精神鬆懈,懶於獨立思考,易為他人左右等弱點。所以說,處處對兒童包辦代替,這不是在幫助兒童,而是在坑害兒童。
應該給兒童提出一些力所能及的要求,如兒童摔了跟頭不哭,打針不哭等。父母應該利用兒童的好強心理,在兒童未哭以前及時給予鼓勵。如果真的沒哭,那麼就要誇獎,鞏固效果。又如有的兒童不願去兒童園,常在送兒童園時大哭不止,那麼父母一方麵要設法消除兒童初入園時的不適應心理,另一方麵應該鼓勵兒童去兒童園不哭才是好兒童,一旦兒童不哭了,馬上給予表揚,加上適當的獎勵。這樣不斷地有針對性地進行適當的培養,那麼兒童就會逐漸形成堅強性格。
如此強調堅強性格對兒童成長的必要性,並非小題大做。很多具體事例都已說明,當一個複雜問題出現的時候,需要人們果斷地做出決定。有一個堅強的性格,遇到問題能沉住氣,冷靜分析。而性格軟弱的人就不同了,他們往往思前想後,優柔寡斷,以至把事情搞壞。可見,堅強性格對於兒童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既然父母們為兒童成才,不惜花費心思,多方麵培養,就一定要重視這個重要方麵。
培養兒童的自製能力
3~6歲正是培養自製力、忍耐力的重要時期。盡管如此,有的兒童依然會有許多要求,不合心意就會發生吵鬧。如兒童不聽話,該如何處理呢?
說悄悄話
兒童不聽話時,就湊到他耳邊低低講幾句話,提醒提醒他。有時這種悄悄話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講道理
對於3歲多的兒童的要求,與其不分原因一律拒絕,倒不如把理由、原因好好講給他聽,反而能使他安靜下來。
轉移注意力
將兒童的注意力引向別處,如他心滿意足地去了,就大大表揚一番。3歲兒童喜歡戴高帽子、愛奉承,剛剛還在又吵又鬧,別人一表揚,立即笑起來,高高興興地去幹其他事。
培養兒童的恒心
做什麼事情都涉及恒心,沒有堅強的性格也就無所謂恒心。堅強的性格不是一天兩天培養起來的,必須從兒童抓起,隻要父母引導正確,堅強的性格就一定能夠培養起來。要探究兒童性格之所以會軟弱的成因,克服性格軟弱的缺陷,父母應從以下方麵查找一下自身的原因。
過分的關懷造成兒童的軟弱
經常看到一些兒童在上兒童園或媽媽上班時哭鬧不止。原來,媽媽自己那種戀戀不舍、反複叮囑和猶豫不定的言行,使兒童知道了“媽媽不忍離去。”
不適當暗示、恐嚇造成兒童的軟弱
兒童在電閃雷鳴的晚上,正安靜地睡在自己的床上,媽媽驚慌地把兒童抱在懷裏,兒童從媽媽驚恐的動作和雷電的環境中學會了害怕閃電。
不適當的表揚造成兒童的軟弱
表揚是對行為的鼓勵和肯定,它起到心理鞏固的作用。不適當的表揚使兒童的行為向不良發展,使之定型,時間長了,甚至影響終身。
要改變懦弱的性格,需要一番巨大的周折和刻苦的心理鍛煉。培養軟弱兒童的堅強勇氣,可以在以下幾方麵下功夫:
支持軟弱兒童大膽地去做事
父母教育兒童,一是在兒童未成熟期加以保護,這種保護應隨著兒童的發育成長越來越少。二是要促進兒童能夠單獨生活、適應社會的能力,這種促進應隨著兒童的成長越來越多。千萬不要凡事包辦,養成兒童的膽小怕事的依賴心理。
鼓勵兒童大膽地說話
一些內向軟弱的兒童不喜歡過多地說話,對這種兒童,父母應盡量少講:“你必須這樣或那樣做”之類的話,而應多講“你看怎樣辦?”、“你的想法是什麼?”之類的話,給兒童一個獨立思考並發表白己意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