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丹尼爾·戴—劉易斯 我是傳奇(3 / 3)

血色將至

石油大亨的家族史詩。很多人不喜歡這部片子的黑暗調子,《紐約時報》說這片子講的不是美國夢,而是美國夢魘,觀眾將隨著影片進入烈火熊熊的地獄,每個人都將在其中得到沸騰和詛咒。但毫無疑問,丹尼爾·戴-劉易斯總有辦法讓自己的角色熠熠閃光。他在片中飾演的油礦主,孤獨自由,心狠手辣,極富攻擊性,從不寬恕。

激情年代

中國觀眾一定會心有戚戚然的一部影片。改編自阿瑟·米勒在20世紀50年代創作的舞台劇《嚴酷的考驗》。確有其事的塞萊姆審巫案,鄉村愚民在宗教狂熱下集體失控,親友彼此間互相告發,被誣告為巫師、巫女的人紛紛拉人下水,人人自危。丹尼爾·戴-劉易斯飾演的農夫沒能阻止這一切,對他來說,重要的是通過此片認識了阿瑟的女兒麗貝卡,後來倆人結為夫妻。

我的左腳

勵誌片,丹尼爾·戴-劉易斯首部奧斯卡影帝之作。故事不複雜,戴-劉易斯飾演的基提天生大腦麻痹身體殘疾,隻有左腳能靈活如常人。他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為家裏帶來了很大的負擔,幼時總是遭到周圍孩子的嘲弄,父親險些放棄他,而母親卻一直對他悉心照顧,不離不棄。後來基提開始畫畫,成了著名的藝術家和作家。難點就是看正常人戴·劉易斯如何表現出這位隻有左腳能動的殘疾人生活。

你需要了解的劉易斯

隱士

丹尼爾·戴-劉易斯曾經將自己形容為“畢生都在逃避”,為配合電影宣傳而破壞私生活,他心不甘情不願,他過著隱居的生活,隻在若幹年間勉強露一麵,將飽含風霜的心靈投入到極富挑戰的銀幕角色中。他曾說,“演員,永遠不能接受采訪!一旦你知道他們私底下穿什麼顏色的襪子,下回他們表演時,你準會情不自禁地分散注意力。”

阿佳妮

丹尼爾·戴-劉易斯人生中唯一可被指摘的或許就是和法國女星伊莎貝拉·阿佳妮的戀情。1985年,戴-劉易斯因《我美麗的洗衣店》踏入影壇時,阿佳妮早已拿過兩次愷撒獎了。阿佳妮比他大兩歲,是20世紀80年代法國影壇的寵兒,她令人心碎的眼神曾被特呂弗形容為“能將攝像機鏡頭震碎”。兩人相戀6年,被視為一對金童玉女,正當阿佳妮懷上了丹尼爾的孩子,滿心都是幸福難耐的感覺時,丹尼爾·戴-路易斯離開了她,去了美國。在美國,他特地去找了自己崇拜已久的作家阿瑟·米勒,同時,他碰巧在阿瑟·米勒的家裏見到了自己將來的妻子,阿瑟·米勒的女兒瑞貝卡·米勒。他們互相閃爍其詞地看了幾眼,就定了終身。

文藝青年

丹尼爾·戴-路易斯1957年4月29日出生於英國倫敦,是英國皇室冊封的愛爾蘭桂冠詩人塞西爾·戴-路易斯與他第二任妻子、演員吉爾·巴爾康(Jill Balcon)所生之子。在這樣的家庭長大,戴-路易斯順其自然的成長為一位文藝青年,有人說他之所以拋棄相戀多年的女友伊莎貝拉·阿佳妮,而和瑞貝卡·米勒結婚,是因為崇拜她父親,著名作家阿瑟·米勒。

瘋狂

1989年,丹尼爾·戴-劉易斯在倫敦西區舞台上飾演哈姆雷特時,曾遭遇精神困擾。當演到哈姆雷特與父親的亡魂對話,丹尼爾甚至感覺自己真的在和已故的父親對話,結果失足跌落舞台。從此,他再也沒登上戲劇舞台。從此以後,大家都知道了戴-劉易斯是個瘋子。

手工藝人

一些去過丹尼爾家的朋友說,他隻有兩個愛好,跟少年時一模一樣,做鞋和做木工。由於過度沉迷木匠,兒子羅南一度以為父親是在建築工地幹活的工人。在結婚之後,戴-劉易斯和妻子消失了5年,有人說他們去了意大利,跟佛羅倫薩的一名技藝高超的皮鞋匠學手藝,並自己在那裏開了一家鞋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