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附錄】媒體評論(1)(3 / 3)

她詳細向記者解釋說:“凡是心情不好的女性,80%以上都有乳腺疾病。而這些人群中,患乳腺癌病的可能是一般人的5倍。中國的乳腺癌發病率,以每年增長3%的速度在上升。為什麼有那麼高的比例?我覺得除了工作壓力有關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的情緒。比方說有一種負麵情緒叫“敵意”。敵意情緒往往是由我們並不經意的‘嫉妒、抱怨’而產生的。病由心生,很多病是由心理不健康所產生的。我設計了一句話:‘長期的情緒感冒,是滋生百病的土壤’。所以我們女性要盡快消除負麵情緒,讓細胞沐浴恩寵,煥發機體的自愈力”。

跑步進入醫學界

潘肖玨的《女人可以不生病》不僅受到了學者、作家的關注,紛紛寫了評價,也受到了一些醫學專家的關注。簽售現場,潘肖玨的手術醫生——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王平治教授也來了,她說:“她對待疾病和對待感情挫折的心態,真如她書中所敘述的那樣:思維積極、樂觀豁達、笑傲現實,最終衝出困惑的重圍,展現了新時代女性的魅力人生!”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副院長黃平主任醫師也說:“孰醫孰患?她是亦醫亦患!智者求醫亦求己;慧者救己亦救醫!”

潘肖玨教授自豪地對記者說:“我是跑步進入醫學界,自學了很多醫學保健知識,也嚐試了很多,並將我的經驗介紹給天下女性。讓天下的女人們少生病,不生病,特別是不生這種病。萬一生了病,不怕病,轉病為康。”由於她的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很多得了相似病的患者都找她谘詢。

最後,她說她希望天下女人好好把握自己,把生命過得更精彩。

(作者係上海新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記者)(本文發表於《新華書摘》2008年3月26日)

(四)潘肖玨指點:用“公關意識”打理女性生活

孫立梅

如果在網上搜索一下“潘肖玨”這個名字,你就不難發現她的兩重身份:在2005年之前,她的頭銜包括“中國公關教研領域知名學者”、“上海市公關協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緊缺人才培訓工程公關專業專家”,等等;但在2005年之後,她的名字,越來越多地與“乳腺癌治療”聯係在了一起。日前,作為市婦聯“關愛女性,傳遞健康”大型女性健康係列講座的主講人之一,潘肖玨帶著她的新作《女人可以不得病———我的康複之路》與讀者見麵。聽眾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麵,一是情感婚姻,二是癌症康複和身體保健。潘肖玨經常用她最擅長的公關學說進行解答,令人耳目一新。

“危機意識”令她渡過難關

在2005年之前,潘肖玨的事業一帆風順,每一個點都踩得很準:老三屆出身,10年特殊時期之後考入大學,接著讀研究生課程;在廣州這個改革開放的前沿接觸到公共關係學,清醒地意識到其重要性,並成為國內最早研究公共關係的學者之一。直到2005年6月底,潘肖玨被查出患有最嚴重的乳腺癌,並在短短4個月之內連動了3次大手術。這個突如其來的變故,徹底打亂了潘肖玨的生活。

“我的整個學術研究的坐標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轉換,為了配合治療,我用自己原來研究學術的頭腦來研究乳腺癌。雖然以前我對此一無所知,但因為互聯網的存在,很多知識都可以快速學習,我以前做學術時的那些方法,現在都派上了用場。我對這個病的研究以及自己總結出來的治療方法,已經引起了很多專家的注意,還有很多病友來跟我探討。”

之所以能夠完成這樣迅速的轉變,潘肖玨說,她的公共關係專業中的“危機意識”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我當然也會很沮喪,但這個過程在我這裏會縮短一些。搞公關的人都知道做什麼事都要有預案,要有應急措施,這也讓我養成了凡事都做最壞準備的個性。公共關係的幾個核心意識,比如公眾意識、情感意識及危機意識,對一個女性的生活和社會交往,都會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

用“公關意識”和諧婚姻

潘肖玨提出,如果女性學一點公關意識,並且用公關意識處理婚姻關係,結果很可能事半功倍,潘肖玨將之總結為女性在婚姻場中的“四大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