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第四編 自然療法,讓我活了下來(3)(1 / 2)

反之,如果人脾的運化正常,那麼,不僅能讓瘦子強壯起來,也能讓胖子瘦下去。

我終於明白了,調理好自己的脾胃,原來是那麼的重要。

我開始給自己看病:

症狀:舌暗,苔厚膩,食欲差,便稠伴隱隱腹痛,入寐困難。

我的臨床診斷:氣血虛弱,脾胃不調。

我給自己開的處方:

(1)每日食譜中加山藥、扁豆、薏仁米、芡實;

(2)足三裏處施“化膿灸”;

(3)暫停生食1周;

(4)每天早上做脾胃操30下。

為什麼要施“化膿灸”?

我是從一張有關健康的報紙上知道“化膿灸”的作用原理和適應證的。“化膿灸”是中國傳統醫學的一種灸法。它是施灸燙傷局部組織,產生無菌性化膿現象,通過無菌性炎症分泌物的長期刺激,增強免疫功能,起到治療和保健作用。

俗話說:“若要安,三裏常不幹。”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想要身體安康,就要使足三裏常常保持濕潤的狀態。那麼,如何保持這種“不幹”的狀態呢?古人常采用的是“化膿灸”。據說,施了“化膿灸”,好比每天補一隻老母雞。

目前,“化膿灸”常用於慢性腸胃病的治療和體虛的調理。

我覺得我目前的症狀,符合“化膿灸”的適應證。

醫院針灸科。

“你的乳腺癌生在哪一邊?”醫生問。

“右邊”,我回答醫生。

“你坐這張椅子,把右腿擱在凳子上,褲子腿拉到膝蓋處。”醫生邊說邊在做準備工作。他將艾絨做成麥粒大小圓錐形的9根艾炷,然後在我右腿的足三裏穴位處塗上酒精,放上1根艾炷,用著了的蚊香點火,艾炷很快燃燒。當艾炷燒盡,最後燒到皮膚時,一陣刺心痛,並伴一股皮膚的燒焦味。我不由地叫了起來,醫生迅速把它按滅,同時用左手拇指、示指、中指按摩穴位周圍來分散我的注意力,減輕我的痛苦。

足三裏穴位處的皮膚被燒焦了,我痛得汗都出來了。

醫生問:“要不要打麻藥?”

“不要。”我回答得很爽快,我想當一回江姐。

很多人圍在旁邊看,我有點得意,他們在誇我,“蠻堅強的”。

然後,第二炷又開始點燃了……

同樣的過程我經曆了9次。但痛感好像是在遞減的。

大約15分鍾後,整個過程結束。

醫生在那個足三裏穴位處,貼上一張一元硬幣大小的黑膏藥,說是幫助這個地方化膿的。

醫囑是:

(1) 灸瘡化膿時間因人而異,是三五天,還是一周兩周,看各人的體質,體質好的化膿得快。你自己要注意觀察。

(2) 灸後多食營養豐富的食物,促進灸瘡正常透發。

(3) 灸後不影響正常活動,不影響洗澡,但不能太勞累。

(4) 化膿後,每天要換藥,並保持創麵清潔,避免感染。

(5) 大約需要1個半月的時間,才能排盡膿液,而後就待其自愈、結痂。

醫生說的5條,我最擔心的是第一條。因為在《針灸資生經》裏,有一句很恐怖的話:“凡著艾得灸瘡,所患即瘥,若不發,其病不愈。”我擔心自己那個足三裏穴位處一直無動於衷,那豈不就“其病不愈”嗎?

1周過去了,我那個地方真的“無動於衷”。

我好害怕!

我有點後悔了,因為它讓我增加心理負擔了。

到了第10天,我感覺右腿的足三裏處有點痛痛的,掀起膏藥一看,我欣喜若狂,化膿了!而且那個“膿”化得真叫“認認真真”:有一點點稠、淡淡的黃白色,量不少,無味。

醫生檢查後說:“很好。”

自從化膿後,我的睡眠一天比一天有質量,食欲又回來了。大約3個星期後,困擾我多時的脾胃功能恢複正常:讓我的“進口”與“出口”平衡,不再發生“順差”和“逆差”了,而且很少患感冒。

“化膿灸”讓我成了吃好、拉好、睡好的“三好”好人。

我1年堅持施2次“化膿灸”,讓自己始終躋身於“三好”好人的行列中。

世界上恐怕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將一棵草、一根針發展成千年的文化,也沒有哪一個民族像中華民族那樣用熾熱的情懷來對待這種草、這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