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馬航MH370的調查和追問:起點,而不是終點(2 / 2)

之後,隻能等待。最後宣布的結果並沒超出想象,稍有意料之外的是,敲下手中錘子的不是前線的搜尋人員,而是基於衛星數據的計算。網上質疑聲不斷,估計幾小時後的新聞發布會,馬方也會公布依據和計算方式。不管多麼不情願,我們不得不承認,即使變數很多,但有時候數學計算卻是最難被打敗的一種證明方式。

但是,有關MH370,仍有很多未解的關鍵疑點:

第一,劫機者到底是誰?一般傾向認為是機長。他是機上駕駛技術最好的人,還是個飛行狂熱愛好者;他是反對派的堅定支持者,而且此次飛行的前天上午還親自參加了對反對派領袖雞奸案的聽證會。此外,東南亞混亂的政治鬥爭、渙散的社會管理,以及個人極端性格和做事方式,都指向機長的可能性較大。

第二,如果是機長,那麼這是一次預謀已久的劫機,還是他臨時起意?馬方此前一口咬定沒有人向政府提出過政治訴求,是真的嗎?劫機者與馬方有沒有過任何形式的談判?如果沒有,那就是單純的報複行為,有沒有可以佐證的遺言?

第三,MH370的飛行軌跡。在打撈到黑匣子之前,MH370的飛行路線無法詳細解讀,但是,既有信息仍有諸多衝突之處,比如發動機數據顯示時間(5個小時)與最後失聯的衛星數據顯示時間(8點11分)為什麼不吻合?飛機高度的劇烈變化能否證實?最高4.5萬英尺和最低1.2萬英尺的數據從何而來?如果真的有過驟升和驟降的缺氧飛行,對機上人員會帶來何種影響?

第四,馬方需要公布詳盡的數據獲取時間和搜尋、調查過程,否則再難取信於國際社會。比如,馬方最早是在什麼時候獲得了羅羅發動機數據和最後的衛星聯係數據?為什麼在越南海域的搜索持續了長達一周後才公布MH370的航向轉變?當晚馬軍方雷達發現MH370之後有沒有與其聯係或確認身份?

第五,機上到底發生了什麼?飛機的自動駕駛係統有沒有可能出現程序錯誤?駕駛艙有沒有過搏鬥?若真的有過驟升,乘客意識還清醒嗎?知道飛機被劫持向反方向飛行嗎?有沒有過集體反抗?馬方對機長的調查已經掌握了什麼信息?

現在看,前期調查並不順利,調查人員似乎把這些疑問都寄托在黑匣子上了,因為它包含了飛機的所有飛行數據和最後兩小時的機艙對話。黑匣子的信號發送隻有一個月的電力,理論上說,要在深三四千米的南印度洋裏撈到黑匣子,搜尋人員隻有13天的時間了。不過,做最壞的打算,即便13天裏沒找到黑匣子,是不是就應該放棄呢?不!當年法航447航班的黑匣子是在其墜海兩年後才找到的,仍然可以提供關鍵的調查證據。所以,對馬航MH370的調查和追問,現在隻是一個起點,而不是終點。

我們需要一個真相

在沒有找到飛機殘骸的情況下,馬來西亞總理宣布MH370航班“終結”於南印度洋。從3月9日淩晨1時19分,飛機最後與雷達管控人員聯係,到8時11分最後一次向衛星發出ping信號,我們不知道這7個小時內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在迷失時段內,馬方並未采取任何行動;直到救援已持續一周後才重新將搜救區域鎖定南印度洋。無論對飛機墜落的原因還是救援過程,馬方都需要進行最嚴謹的調查,盡快公開調查結果。這也是馬來西亞需要承擔的國家責任。無論等待多麼漫長,我們都需要一個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