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他們的老窩則可。”老頭雲淡風輕的回答。
楊起聞言輕搖頭,采取嚴防死守的政策是無用的,下麵的人自有對策。
就算成功,那別人也會將基地轉移到別的國家去,這樣好好的一個國際貿易區域便是拱手讓給別人了,這可是經過曆史證明的。
這時候老頭叫的飯菜也上來了,大家也就停下了這個話題。
“這菜做的真不錯,大家放開肚子吃,可別浪費了。”老頭說道。
“你放心,我們從小到大還不知道什麼叫作浪費,不過我看大叔你不像是個窮人,怎麼不到前麵那醉仙樓吃?”劉二哥問道。
“我現在是有點錢,可以前不是,我還是從獄裏出生的,能到這小飯館吃已經心滿意足了。”
“那你可是個傳奇人物。”
“哪裏,全憑努力罷了。”
楊起聽到這不由的想起了曆史上的一個官員,問道:“大叔,敢問高姓大名。”
“好說,老夫姓朱名紈。”
楊起一聽,發現自己果然沒想錯,對方居然真的是朱紈。
大明最大的走私港口雙嶼港,就是朱紈一舉派兵搗毀掉的。
“……大叔,堵不如疏,事情都有雙麵性,有時候可以換個角度想想。”楊起奉勸了一句。
他可是知道的,雙嶼港被搗毀掉之後,國際貿易的交易市場就轉移到了日本,此後日本才發展起來的。
朱紈見楊起說出這番話,便板著臉問道:“那你認為何為疏?”
這少年看著聰穎,但似乎想法不端,難得想亂我大明國政不成?若真是他以為的這樣,那他現在就要把他抓起來。
“我隻是個小民,不懂得那許多謀略,隻是覺得有時候換個角度想事情,問題會更好解決些。”
要是扯起來那就有的說了,但大家觀念不同,再往深了說怕是會吵起來,因為誰都不會被對方說服,不如讓他自己想。
朱紈見楊起不肯說了,也不再追問,隻是心裏多少對他有了些意見,接下來的飯吃的也就不那麼隨意了。
大家都能感覺到氣氛的變化,楊起和劉二哥快快吃完,然後便告辭離去了。
朱紈看著他們的背影,跟和他同來的中年男人說道:“你看那少年如何。”
“外表溫和,但骨子裏卻透著清冷,還有,為人穩重。”
“是可用之人,但心思似乎卻歪了,必要時需除之。”
“……”
楊起二人出了小飯館,自然是聽不到那番對話了。
“楊兄弟,你之前也聽到了吧,那個人稱我們為倭寇。”劉二哥說道。
“劉二哥心中可是不快?”
“我是心胸狹隘的人嗎?何況我也早就看開了,隻是沒想到我好端端的一個大明子民,卻突然被人說成是倭寇。”劉二哥豪爽的說道。
楊起淡笑,然後又說道:“對了,如果我能跟著下海的話,我隻打算幹兩年,兩年後劉二哥你也收手吧。”
他已經算過了,朱紈是在1448年4月摧毀的雙嶼港,現在已經是1545年,從明年開始算起,隻剩下不到兩年的時間。
劉二哥攤手道:“我也想過正常日子,隻是我別的啥也幹不了啊。”
“如果我能靠做別的事情起來的話,到時候自然會帶著你。”楊起說道。
他缺的是第一筆起始資金,以後賺的錢夠,他相信自己能做的事還是有很多的。
劉二哥聞言豪爽的大笑了三聲,然後重重的拍了拍楊起的肩膀。
“那我就靠你了,楊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