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午餐後的放鬆(1 / 1)

1.反向臂伸拉

作用:抻拉手臂,提高消化效率。

動作:在正坐在座位上的時候,單臂下垂,另外一隻手臂豎直向上,雙臂向相反方向抻拉,直至背部略微有擠壓感即可。因為它的鍛煉效果很好,你可以讓動作開放度更高一些,這樣放鬆深度會更好。

重複8次。

2.坐姿擱膝轉體

作用:緩解腿部緊張、消耗多餘胰島素。

動作:正坐座椅之後,左腿擱在右腿膝蓋處,右手扶住左膝,左手扶椅背做向左轉體的動作,轉體到最大程度後,保持一秒鍾返回,交換方向重複。

重複10次。

3.半蹲式頂腰

作用:消除腰部壓力,促進膽汁分泌。

動作:與椅麵裏“觸而不壓”的半蹲狀,保持雙腿肌肉緊張,同時雙手扶住腰眼部位,向正前方偏上的部位頂起全身。

整個動作在45秒內完成。

4.站姿抖手

作用:緩解腕部緊張,緩解消化係統充血。

動作:自由站立姿勢,雙手置於身體兩側褲線處,目視前方;之後保持手腕至肩膀部位靜止,以相同頻率抖動手腕。

整個動作在30秒以內完成。

5.收背運動

作用:放鬆上背部,增加胃動力動作:站立或正坐姿勢皆可,雙手抱頭至頸後,保持雙臂靜止,用背部的力量使兩側背肌夾緊,反複重複動作。

整個動作在45秒時間內完成。

手指健身

1.旋轉拇指

如果感到體力不足,不妨試著讓拇指作360度旋轉。

旋轉時必須讓拇指的指尖盡量畫圓形。起初也許會感到不順,但反複進行幾次以後,拇指就會有節奏地旋轉,而且覺得心情舒暢。一般讓拇指按順時針的方向及逆時針的方向各自旋轉1~2分鍾即可。

2.自我握手

左右手掌靠攏在一起交替對握,關鍵在於右手拇指要有意識地用勁抓住左手的小魚際,左手拇指抓住右手的小魚際。緊握3秒鍾後雙手分開。左右相互緊握5~6次。

3.手指交叉

當感到大腦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時,不妨把雙手手指交叉地扭在一起。某隻手拇指在上交叉一會兒後,再換成另一隻手拇指在上。然後將手指尖朝向自己,並使雙手腕的內側盡量緊靠在一起。重複6~7次。

4.溫風吹手

許多人在洗發後都用電吹風吹幹。如果使用電吹風對手掌進行刺激的話,雖然隻花3~4分鍾,但取得的養生效果卻是很大的。用電吹風向手掌送去溫風,感到稍熱時,就把電吹風移開,然後再靠近手掌吹風。重複6~7次,使整個手掌都被電吹風發出的溫風刺激到。

5.旋轉網球

雙手夾住網球,慢慢而有力地旋轉,通過網球對整個手掌進行刺激。還可以把雙手指叉起來,夾住網球按3秒鍾後分開,然後再度掀按。重複6~7次。

護眼操7招解疲勞

長時間盯著電腦屏幕,眼睛會感到幹澀、疲勞。

1.意守明目 自然站立,抬頭望天約1分鍾,再低頭望地1分鍾。然後合目靜坐。將意念集中於雙眼,舌抵上齶,自然呼吸。

2.按睛明穴 食指尖點按睛明穴,按時吸氣,鬆時呼氣,共36次,然後輕揉36次,每次停留2~3秒。

3.揉按四白穴 略仰頭,眼光下移到鼻翼的中點。按時吸氣,鬆時呼氣,共36次,然後輕揉36次,每次停留2~3秒。

4.揉按太陽穴 按壓太陽穴(眼尾與眉梢之間凹陷處)。

按時吸氣,鬆時呼氣,共36次,然後輕揉36次,每次停留2~3秒。

5.按壓攢竹穴 攢竹穴在眉毛內側頂端。按時吸氣,鬆時呼氣,共36次,然後輕揉36次,每次停留2~3秒。

6.按壓風池穴 風池穴在耳後枕骨下。按時吸氣,鬆時呼氣,共36次,然後輕揉36次,每次停留2~3秒。

7.凝神浴麵 將兩手掌心搓熱,吸氣,兩手由承漿穴(嘴角)沿鼻梁直上至百會穴(前額),經後腦按風池穴,過後頸,沿兩腮返承漿穴,呼氣。做36次。

護眼小貼士:

1.平時注意眼睛衛生、起居作息正常、少熬夜。

2.少吃辛辣、烤炸食物。

3.每工作30分鍾就讓眼睛休息一下。

4.在避免幹燥,並且要多喝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