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維生素不可缺(2 / 2)

維生素B17:劇毒。

(3)維生素C

能夠治療壞血病並且具有酸性,所以稱作抗壞血酸。

維生素C是最不穩定的一種維生素,容易被氧化,隻有新鮮的蔬菜、水果或生拌菜才是維生素C的豐富來源。炒菜時不可用銅鍋或加熱過久,否則會造成食物中維生素C的大量流失。

人體本身不能合成維生素C,必須從食物中攝取,如果在飲食中缺乏維生素C,則會發生壞血病,出現出血、牙齒鬆動、傷口不易愈合、易骨折等。

多吃水果、蔬菜能滿足人體對維生素C的需要。

每天的需求量:成人每天需攝入50~100毫克。即半個石榴、75克辣椒、90克花莖甘藍、2個獼猴桃、150克草莓、1個柚子、半個木瓜、125克茴香、150克菜花或200毫升橙汁。

功效:維生素C能夠捕獲自由基,預防癌症、動脈硬化、風濕病等疾病,提高人體滅菌能力和解毒能力,促進腦細胞得到營養補充、從而使腦力好轉、智力提高,服大劑量維生素C對預防感冒和抗癌有一定作用。此外,它還能增強免疫力,對皮膚、牙齦和神經也有好處。

過量服用的不良反應:不利於傷口愈合、每天攝入的維生素C超過1000毫克會導致腹瀉、腎結石、不育症、胃出血、痛風、嬰兒依賴性、兒童骨科病、免疫力降低、過敏反應等。

(4)維生素D

又稱為鈣化醇。它具有抗佝僂病的作用,在動物的肝、奶及蛋黃中含量較多,尤以魚肝油含量最豐富。天然的維生素D有兩種,麥角鈣化醇(D2)和膽鈣化醇(D3)。

功效:幫助人體吸收磷和鈣,是造骨的必需原料,能使牙齒堅硬。

缺少維生素D:發生在兒童身上會得佝僂症,在孕婦身上為骨質軟化症。

在魚肝油、動物肝、蛋黃中它的含量較豐富。人體中維生素D的合成跟曬太陽有關。

每天的需求量:1克維生素D為40000000國際單位。嬰兒、青少年、孕婦及喂乳者每日需要量為400~800單位,即0.0005~0.01毫克。隻有休息少的人,才需要額外吃些含維生素D的食品或製劑。

副作用:長期每天攝入0.025克維生素D對人體有害。可能造成的後果是:惡心、頭痛、腎結石、肌肉萎縮、關節炎、動脈硬化、高血壓、輕微中毒、腹瀉、口渴、體重減輕、多尿及夜尿等症狀。

(5)維生素E

又名生育酚,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主要存在於蔬菜、豆類之中,小麥胚芽、棉籽油、大豆油、芝麻油、玉米油、豌豆、紅薯、禽蛋、黃油等含維生素E較豐富,在麥胚油中含量最豐富。通常情況下,人是不會缺少的。

每天的需求量:成人每天食物中有50毫克即可滿足需要。

功效:維生素E能抵抗自由基的侵害,預防癌症的心肌梗死。

缺乏維生素E時,男性睾丸退化,不能形成正常的精子;女性胚胎及胎盤萎縮而被吸收,會引起流產。也可能發生肌肉萎縮、貧血、腦軟化及其他神經退化性病變。如果還伴有蛋白質不足時,會引起急性肝硬化。

副作用:每天攝入200毫克的維生素E就會出現惡心、肌肉萎縮、頭痛和乏力等症狀。每天攝入的維生素E超過300毫克會導致高血壓、傷口愈合延緩、甲狀腺功能受到限製。

溫馨提示

維生素是人體的七大營養素之一,現在已經發現的維生素有20多種。它們都是維持人體組織細胞正常功能必不可少的物質。因此,許多人把維生素當作一種“補藥”,認為維生素多多益善。其實不然,盲目亂用維生素,必然會使維生素走向其反麵——危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