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李文學新婚多喜慶,天色晚百鬼夜遊行(2 / 2)

按照劉家鎮的風俗,女兒出嫁的當天,,父母是不能跟隨送親的隊伍去她的婆家參加婚禮的。但小娟他爹老白,卻不信這個邪。自己就這一個女兒,捧在手裏怕嚇著,含在嘴裏怕化了,這是他的心頭肉。自從小軍死了,小娟遭受了太多的磨難。幾次都瀕臨生死的邊緣,而如今小娟出嫁,雖然隻是嫁到了上隊,與自己的家不到一裏之遙,但卻總覺得十分的不舍,顧不得那些規矩,硬是和自己的老伴換上了新衣裳,跟隨送親的隊伍,一起來到了李文利家。

婚禮辦得特別順利,場麵紅火又熱鬧。請來了上隊有名的楊大廚親自掌勺,趙村長安排人,把村部的院子打掃幹淨,附近直近的村鄰們,紛紛從家裏拿來自家的飯桌,就擺在村部的院子裏。一些麻利的婦女,前前後後的幫忙。切菜的切菜,燒水的燒水,端盤子端盤子。張會計被委於重任,成為這場婚禮的“知客”,"知客"用現代的話說,便是一場婚禮的總導演和主持人,不但負責掌控整場婚禮的流程,還要引導前來賀喜的村民們就坐用餐。左鄰右舍來來往往,親戚朋友上上下下,全聽“知客”一人的安排調動。

年前的時候,劉家鎮接連死了三個人,在那段時間裏,整個村鎮的上空,似乎都被那紙錢兒燃燒的迷霧籠罩。而李文學和白曉娟的婚禮,使這段日子以來,全村最大的一件喜事,場麵宏大,氣氛喜慶,人們推杯換盞,完全忘記了,正月裏那寒冷的天氣。

婚禮辦得特別的順利,唯一缺憾的是,他們的大媒人劉玉梅沒來參加,正日子的頭一天,李文利便帶了厚重的禮品,和老白一起親自登門。這也是劉家鎮的規矩,小兩口新婚的前一天,兩家的家長,要帶點禮品登門去請媒人作為明天迎親隊的隊長。見到這厚重的禮品,劉玉梅自然樂得合不攏嘴,明天的婚禮自然要參加,他可是這兩家的大功臣。

可第二天早上,迎親的隊伍早早就等在了李文利家的門口,可左等劉玉梅不來,右等劉梅還不來。打發人去劉梅家查看,發現他們家的門虛掩著,窗簾拉著,屋子裏卻空蕩蕩沒有人影。人們前前後後都找了一陣子,並沒有找到。直到迎親的隊伍,把小娟迎娶回來,也沒看到劉玉梅的身影。婚宴開場以後,李文利又打發人去找了幾趟,劉玉梅卻仿佛憑空消失了一般,盡管大家夥有些納悶,但很快便被這的喜慶氣氛衝散。

直到下午兩點多的時候,來喝喜酒的人們才漸漸散盡。盡管老白老兩口十分的不舍,帶紙好帶著新親隊伍回到了下隊。雖然女兒出嫁是件大喜事兒,可回家之後,看著空落落的屋子,老兩口還是抹一陣眼淚疙瘩。你是從這一刻起便開始盼著小娟兒三天回門。

其實這一整天,最擔心的是我奶奶,他知道給劉玉梅,試圖掐死小娟,是有邪祟上了劉玉梅的身。小娟兒幾次三番的遭難,原因十分清楚,一定是那些碎的東西,要殺了這劉家鎮第四個十月初八生日的人,從而解開四方煞的鎮壓。可幾次都沒能得手,我奶奶擔心,在他們新婚的這一天,發生什麼意外。

我奶奶帶著我,去村部赴宴,吃完飯之後,找到了幫著忙前忙後的我爸爸,把他拉到一邊對他說,

“老二啊,晚上人散盡的時候,你帶上幾個人,在李文利家的小賣店外麵守一守……”

我爸爸知道我奶奶的意圖,便點頭答應。又在我爸爸的耳邊交代了幾句,便帶著我離開了村部,回了家。

進了家門以後,一陣困意襲來。我迷迷糊糊的想要睡覺。爺爺還笑著打趣兒,說你這孩子也真沒見過什麼世麵,出門赴宴吃了那麼點東西回來。便犯了食困……

我顧不得許多,回到屋子裏之後,咣當一聲躺在炕上。我奶奶,在被垛上拿了一張毯子給我蓋上,過了一會兒,我再呼呼大睡了起來,還微微的打起了呼嚕。

我一覺睡到了太陽落山,直到外麵的院子裏,籠罩了一層深藍的夜色。我剛迷迷糊糊的睜開雙眼,便聽到外麵,傳來一陣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