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漠煙和楊劍馬不停蹄趕到了恒水縣。為了不打草驚蛇,兩人找了一家不起眼的小旅館住下。
第二天,兩人租了一輛吉普車直奔明膠生產廠家比較集中的濠城鎮。生產明膠的企業在濠城有大大小小幾十家,他們挑了規模最大的一家前去調查。
興陽明膠廠位於濠城鄉級公路和國道交界處,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具備年產上千噸明膠的生產規模,是一家獲得食品添加劑產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
東方漠煙和楊劍化裝成某明膠廠的采購員,前往該廠采購生產膠囊用的明膠。該廠一個姓宋的銷售經理聽說漠煙他們要進購大量的原材料,不禁喜出望外,非常熱情地向兩人推銷自己廠裏生產的明膠。
漠煙裝著很內行地詢問了產品的質量、價格、產量等情況,該經理一一作答,還賣力地誇讚自己廠的銷路很好。
漠煙順著他的話頭問道:“你們的產品一般都銷往哪裏呢?”
宋經理說:“銷去東北、浙江那邊,我跟你說,頭年我這百分之七八十的膠都跑那邊去了。”
“哦,銷路這麼好啊,你們的產品有些什麼優勢呢?”
“主要是價格優勢,我們的產品比同類產品要便宜三分之一以上。”
漠煙裝著很感興趣地說:“哇,價格差這麼多啊,難怪我們的成本就是下不來,原來是沒有摸著門道啊。”接著她又問:“那你們的質量可靠不?”
為了留住這個大客戶,宋經理連忙保證:“那當然,我們廠是有著三十年廠齡的老牌企業,一直生產明膠,我們的長期客戶有上百個,這麼多年一直用我們的產品,從來沒有出過問題。”
楊劍問宋經理:“請問可不可以帶我們參觀一下你們的生產線呢?”
“可以,可以。這邊請!”宋經理殷勤地在前麵帶路,漠煙和楊劍小心翼翼地跟在後麵,楊劍不時用密拍機拍下參觀的全過程。
在宋經理的帶領下,漠煙兩人目睹了整個加工過程。
宋經理告訴漠煙,他們的明膠之所以便宜,是因為使用了一種價格低廉的“藍皮”作原料,用這種“藍皮”加工的明膠業內俗稱“藍皮膠”。
漠煙和楊劍在宋經理的帶領下,見到了所謂“藍皮膠”原料的真麵目。
廠裏的空地上,遠遠望過去像垃圾回收場,漠煙原以為這些堆得像小山一樣的東西是廠裏的生產垃圾和廢料,走近一看才明白,這些都是各種各樣的碎皮子,散發著刺鼻的臭味。
據宋經理介紹,這種碎皮子正是“藍礬皮”,業內俗稱“藍皮”,實際上就是從皮革廠鞣製後的皮革上麵剪裁下來的下腳料,所以價格便宜,每噸隻要幾百元。鞣製後的皮革通常被用來加工皮鞋、皮衣、皮帶等皮革製品,這些便宜的皮革下腳料則被他們廠收購來加工成所謂的“藍皮膠”賣給一些膠囊廠做成藥用膠囊供應藥廠生產膠囊類藥品;有些還賣給酸奶廠和果凍廠用來作為生產雪糕、冰淇淋、乳製品和飲料的增稠劑。
“這些東西用來做酸奶和果凍?”漠煙和楊劍同時驚問。
“有什麼奇怪?每年食用明膠的缺口達百分之二十以上,那些生產廠家就隻好用工業明膠替代咯。”宋經理不以為然地回答。
“這能吃嗎?”楊劍用手捂住嘴鼻,甕聲甕氣地問道。
“吃一點不會當場死人,所以大家都這麼做,這已經是行業內的潛規則,你們新入行的,所以不知道。”
“這麼髒的東西竟然進入藥品和食品,這也太缺德了吧?難道沒有人管嗎?”漠煙用餐巾紙捂著鼻子問宋經理。
宋經理很內行地解釋道:“這些又髒又臭的碎皮子首先要進行前期處理。熬出來的透明膠液再經過濃縮、凝膠、幹燥、粉碎等工序,就成了淡黃色的藍皮膠。企業為了利潤想盡辦法降低成本,而當地政府需要的是GDP和稅收,隻要不鬧出人命,也就睜隻眼閉隻眼。”
宋經理承認,這種明膠實際上就是國家明令禁止用作食品藥品原料的工業明膠。然而,他卻信誓旦旦地向漠煙保證,這種工業明膠完全能夠用來生產藥用膠囊。他說:“放心吧,我們廠已經生產這種明膠三十多年了,從來沒有出過問題。”
在包裝車間,漠煙注意到,這種工業明膠被分別裝入兩種包裝袋,一種包裝上印著“工業明膠”的字樣,另一種包裝上則是一片空白,沒有任何產品標識。同樣的明膠,最後被套上了不同的包裝,標明工業明膠的賣給各種工廠作為工業黏合劑,無任何產品標識的白袋子膠,則賣到北京、浙江、江西等地的膠囊廠加工藥用膠囊。
在這家工廠的庫房裏,漠煙和楊劍看到了大量白袋子包裝的明膠。宋經理介紹,他們廠去年生產了一千多噸這種白袋子明膠,其中大部分都賣給了藥用膠囊廠。
在與宋經理交談中,漠煙獲得新的線索:裕陽也有廠家在用工業廢料“藍礬皮”加工這種白袋子工業明膠。看來使用“藍皮膠”的現象已經泛濫成災。
漠煙和楊劍把廠裏的情況基本弄清後,佯作要回去彙報,找宋經理要了明膠樣品和資料後先行離開。
第二天一早,漠煙和楊劍開車來到另一個明膠生產集中地笆橋鎮,這裏有大大小小十多個明膠生產廠,有些根本不能稱之為廠,充其量隻是一些極小的家庭作坊,但卻堂而皇之地出產著供應全國許多大型醫藥廠家的明膠!
“簡直太諷刺了!”看著那些髒亂的環境,聞著由廠裏散發的惡臭,漠煙和楊劍都感到惡心和憤怒。
漠煙和楊劍在恒水範圍內調查取證,收集了大量證據。他們在那些工廠調查時趁陪同人員不注意分別對白袋子明膠原料和藥用膠囊成品進行取樣,送到檢驗檢疫科學檢測中心進行檢測,檢查結果要七天後才能出來,漠煙和楊劍便利用這段時間把資料進行整理。
趙東赫知道漠煙的調查取得了重大進展,便要求他們盡快把資料發回社裏,好作為獨家首發,但漠煙沒有同意,因為檢測結果還沒出來,膠囊和明膠不能定性,而且她預感這個事情不是汝岱和恒水這兩個地方這麼簡單,說不定會引起蝴蝶效應,會因為恒水這隻蝴蝶扇動翅膀而引發一場全國性的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