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大商所有關人士介紹,在玉米澱粉研究開發過程中,大商所多次組織產業客戶和會員單位座談會,累計參會企業數200多家,來自生產、消費、貿易等不同領域,地域覆蓋華北和東北產區及華南銷區。今年交易所多次召開會員座談會,近百家會員參加了相關座談會,他們認為玉米澱粉期貨上市對服務“三農”和實體經濟具有重要意義,開展玉米澱粉期貨的時機已經成熟。
首先,發揮市場功能,豐富經營手段。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是期貨市場的兩大基本功能,上市玉米澱粉期貨,能夠有效發揮價格發現功能,為行業提供真實、有效的價格,便於相關企業根據遠期價格組織安排生產。同時,玉米澱粉期貨將為相關企業提供套期保值工具,有助於企業進行風險管理,鎖定經營利潤,增強抗風險能力。相關企業將能夠借助玉米澱粉期貨增加有效經營手段,逐漸擺脫近幾年的經營困境,實現合理的盈利水平。
其次,方便玉米客戶套保,規避價格波動風險。玉米是生產玉米澱粉的主要原料,從生產工藝看,大約1.4噸玉米(含14%水分)生產1噸玉米澱粉,玉米約占玉米澱粉生產成本的83%。玉米與玉米澱粉價格相關性較強,以河北地區玉米和玉米澱粉價格為例,據中國澱粉工業協會數據,2009-2013年二者相關係數達到0.87。玉米與玉米澱粉的數量關係確定,價格相關性強,因此,利用玉米澱粉期貨對玉米進行套期保值具有較強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便於套利交易,發揮專業服務優勢。玉米澱粉為玉米的下遊產品,二者存在較強套利關係,玉米和玉米澱粉的產業客戶具有一定重疊性,玉米澱粉期貨上市有助於完善玉米品種序列,增強產業及專業投資者市場參與興趣,並充分發揮大商所在玉米期貨上積累的專業優勢,更好地為產業客戶提供服務。
第四,助力產業政策,促進規範發展。為了規範玉米深加工產業發展,2007年我國規定深加工玉米用量不超過玉米總消費量的26%,淘汰落後產能、提高原料有效利用率將是玉米深加工產業的長期政策導向。上市玉米澱粉期貨,將助力產業政策實施,進一步促進產業規範發展。期貨交割質量標準有助於推廣現行國家標準,進一步提升現貨市場質量水平,有助於促進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和規模提升。玉米澱粉期貨推出後,將會在一些規模企業設立交割廠庫,這將進一步增強相關參與企業的競爭力,起到積極示範作用,促進企業做大做強。
(來源: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