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澱粉工業協會:玉米澱粉企業亟盼避險工具(1 / 2)

中國澱粉工業協會:玉米澱粉企業亟盼避險工具

商界論壇

我國玉米澱粉加工行業在2000年之後快速擴張,出現了產能過剩局麵,行業開工率不足,利潤率低,近年來甚至出現行業大麵積虧損局麵,企業經營風險較大。

中國澱粉工業協會有關人士認為,國內玉米澱粉行業經過快速擴展,已經呈現較為嚴重的產能過剩局麵,行業麵臨較大市場風險,行業企業長期處於虧損局麵,迫切需要避險工具,玉米澱粉期貨上市十分必要。另外,玉米澱粉標準化程度高,市場競爭充分,便於運輸和存儲,不存在上市期貨的製度障礙,具備上市的可行性。

產能過剩企業亟盼期貨避險

山東省是玉米澱粉和澱粉糖產業大省,玉米澱粉和澱粉糖產量分別占全國總產量的44%和48%。目前國內玉米澱粉企業開工率持續低位徘徊,麵臨原料玉米價格走高及下遊需求未得到有效改善的雙重壓力,苦於沒有金融衍生品工具規避價格波動風險。

“建議加快玉米澱粉期貨品種的上市步伐,將有利於提高山東省玉米深加工企業主導市場的能力,搶占市場先機,使得山東省相關企業在玉米深加工市場上獲得一定程度上的定價權,有利於企業利用期貨工具在生產銷售上規避價格風險。”中國澱粉工業協會有關人士表示。

中國澱粉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玉米澱粉產量約2350萬噸,2014年上半年平均出廠價格均值約為2800元/噸,玉米澱粉市場規模超過658億元。我國玉米澱粉的商品化率約為60%,產品中一級品和優級品率超過94%。按2013年產量計算,滿足國標一級和優級的商品化可供交割量超過1325萬噸,市場規模達到371億元,可供交割量充足。

另外,2009-2013年玉米澱粉行業開工率約為65%,可利用產能較大,當需求量增加時可在較短時間內彌補缺口,因此,期貨市場很難出現操縱。

西安國維澱粉有限公司石玉寶總經理表示,最近幾年國內玉米澱粉企業普遍虧損,迫切需要期貨工具,希望玉米澱粉期貨能夠盡快上市。具體設計方案方麵,他建議,目前國內玉米澱粉質量普遍可以達到國標一級標準,期貨交易參考國標一級為基準交割品較為合適。

可口可樂裝瓶投資集團(中國)相關部門負責人也表示對玉米澱粉期貨期待已久。目前企業在進行原料采購的過程中,已經參照期貨模式進行定價。玉米澱粉期貨上市後,企業采購可以直接參考期貨價格。

玉米澱粉期貨上市意義重大

“玉米澱粉國標明確,標準化程度高,市場規模適中,商品化率和市場化程度高,價格波動大,貿易和運輸不需要強製性檢疫,不存在影響上市交易的政策障礙,滿足期貨監管部要求的可行性條件,適宜開展期貨交易。”中糧生化能源事業部總經理助理朱勇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