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網線損分析及降損措施
水利電力
作者:王誌磊
摘要:線損能夠反映城市電網的規劃設計、生產運營管理水平,而且直接影響供電企業的運營效益。供電企業要積極采取措施,降低配電網的線損。文章對10kV配網線損過高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並從技術和管理兩方麵提出了降低配網線損的相關措施,為供電企業的降低線損率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10kV配電網;線損影響;降損措施
中圖分類號:TM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4)20-0136-02
線損是由於電網熱能散發而造成的能量損失,是電網中電阻與電導所消耗的有功功率,線損程度過高會直接影響電網的安全與經濟運行,加大線路老化或者損壞的速度。基於線損對電網及其內部線路設備的損壞性,應采取強有力的手段遏製其擴展,提升供電企業供電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
1 線損形成原因
10kV饋路線損影響因素有兩種,設備因素和管理因素。設備損耗由線路損耗、變壓器損耗和計量表計設備等損耗構成,目前,經濟發展迅速,用電量隨之加大,各電網都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用以提高技術水平,改造配電線路和設施,大大降低了技術因素對配電低壓線損的影響,雖然技術問題依然存在,但已經不再是影響線損的主要因素。相比之下,管理因素卻因為很多不可控因素影響著配電低壓線損。
2 具體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2.1 針對固定損耗而言
(1)線路損耗:電網在運行過程中不僅要對電力用戶進行配電操作,同時還要對臨近電網進行大幅度輸電,然而無論是輸電還是配電,都存在一定的損耗。農村電力線路結構複雜,供電半徑大,有些地區電力線路的空間距離過長,造成線路損耗。這部分損耗隻能通過農網改造進行改造,而且改造後對線損的降低影響不大,不是降損措施的重點部分。
(2)變壓器損耗:雖然變壓器可能是效率最高的設備,但一台效率為90%的變壓器有10%的功率損耗。這些損耗主要是銅損、鐵損。其中銅損由變壓器型號決定,占饋路損耗的0.2%~0.3%左右,鐵損由變壓器負荷率所決定,占到4%左右。采取的措施是根據情況,合理調整變壓器利用率,使變壓器的鐵損降低地最小程度,通過合理調整變壓器容量,損耗能夠降低的1%左右。
(3)計量設備損耗:計量表計按照相關標準規定有±2%的合理誤差,假如饋路計量表計誤差均為正誤差,則饋路損耗將增大2%左右,實際上表計的誤差是均衡的,如果不出現大的計量事故,對線損影響較小。采取的措施是嚴格按照輪換周期進行計量設備輪換,另外要不定期抽查表計的準確度,對發現的及時處理。避免出現計量誤差影響線損現象的發生。
2.2 影響線損的管理因素分析
(1)抄收人員素質差。在有些供電單位,抄表和收費是同一個人,這樣缺少監督和考核的效力,不但容易引起抄收表工作的鬆懈怠工,還會造成監守自盜,為己謀求私利的現象,還會因為無人監管,而出現人情戶,發生瞞戶、瞞報等事件。更有些抄表人員,由於熟悉所轄區域,常常會自以為是,隨意抄錄計量,所抄數據與居民實際用電有出入。這些原因都是導致線損增高的原因。
(2)偷電、竊電現象嚴重。在節能降耗的社會背景下,致使許多企業為了與同行進行競爭,想盡辦法地降低開支,獲得利潤,而電能消耗是企業的重要支出,導致他們千方百計地實施竊電行為,並且電力企業內部員工為了謀取私利,濫用職權幫助用戶竊電,在利益的驅使下,許多竊電裝置出現在市場中,有的還申請了專利,竊電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給電力部門的反竊電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難度。此外,在配電網的線損管理工作中,雖然製定了許多管理方法但是卻很難適應多變的電網管理,致使線損數據模糊,管理不到位,導致漏電、偷電現象比較嚴重。
(3)計量不準確。低壓線路供電單位多設備多,線路繁雜,設備的缺陷和故障不能及時進行處理和整修,使得計量不夠準確、造成線損過高。對故障與缺陷有些單位管理不善,得過且過,不能及時發現隱患,造成斷路短路,增加用電負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配電低壓線損。
3 降低10kV配網線損的措施分析
為了有效地解決配電網線損異常的問題,減少電量的損失,降低農網配電線損,就需要在技術和管理上采取一些措施,通過一係列的措施建設一個網架結構合理的農村配電網,保證配電網規劃建設與農村規劃發展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