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我國倉儲業存在問題的原因
21世紀以來,倉儲業迅猛發展,全球化的市場爭奪日益激烈。在競爭過程中我國倉儲業的弊病暴露無遺,當務之急是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全麵提升競爭的能力。
(1)計劃經濟特征依然存在,限製設備發揮應有的作用。倉儲業立足於市場,所以也易受市場的影響。我國物流相關製度還不夠完善,市場有待進一步規範,當前計劃經濟思想依然存在於倉儲業中,思想保守易束縛產業結構無法快速升級,無法應對市場個性化和專業化的服務需求。
(2)物流人才缺乏,管理水平偏低。自動化倉儲係統很複雜,涉及的領域極其廣泛。由於我國物流教育和培訓工作起步較晚,專業人才較為缺乏,整個係統哪怕係統部分設備一經損壞,管理和維修跟不上,遠不能滿足倉儲業發展的需求。
(3)現代倉儲效率不高,物流體係不完善。長期以來,我國倉儲業處於無序管理狀態,習慣於各自為政、自成體係,局限於短期利益,以致使大量資源的浪費或使設備處於閑置狀況,在市場競爭中無優勢可言。
(4)倉儲型物流企業標準化、信息化水平較低。倉儲企業容易受財力、物力、人力等條件限製,我國傳統倉儲業工作條件差,效率極低。隨著倉儲市場的競爭加劇,倉儲行業要想生存,在競爭中分得一杯羹也勢必走上標準化、信息化的道路。
3 針對我國倉儲業存在問題的應對舉措
盡管近年來我國的物流倉儲業綜合水平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自動化立體倉庫的功能早已顯現,但是對照我國高速發展起來的電子商務、信息通訊技術,仍然有相當大的差距。當前,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廣泛使用,物流智能集成化係統應運而生,生產計劃人員可以方便地作出供貨決策,隨時把握貨源及需求,並及時處理解決。雖然我國地區和行業發展得不均衡,但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物流需求的多樣化,從長遠來看,科技技術的廣泛應用已經成為倉儲技術的重要支柱,傳統倉儲企業轉型,發展現代化倉儲業蘊藏著巨大商機。因此,建議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如下:
(1)打造倉儲業市場良性環境,形成公平競爭的市場機製。建立我國政府支持、行業自我推動、市場自然運作的發展體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加快倉儲產業結構的調整,加強宏觀調控,開發閑置資源,鼓勵一些相關的專業機構經營閑置設備,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設備利用率。針對倉儲特點,逐步完善相關製度,打破限製,加快發展倉儲產業鏈,積極開展一體化與國際接軌化服務,麵向市場參與競爭,推進我國倉儲業健康發展。
(2)搭建公共信息平台,不斷擴展信息交流渠道。隨著物流的迅速發展,市場倉儲業務量需求的不斷增大,我國貨物吞吐量、庫存量、貨物周轉率等指標都有明顯的提高。麵對這個情況,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打造和管理倉儲業的物流信息平台,實現物流手段現代化和組織網絡化,共享信息服務社會。還要嚴把企業入口關,嚴厲打擊企業的不法行為。政府和行業協會要適時適度地對倉儲行業進行引導、培訓、規範和管理,提升企業的自律和自理能力,使我國的倉儲行業管理不斷成熟和完善,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