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上課舉手很難,每天都遇上敵意的目光’,哪些人對你有敵意呢?”我接著問。
“我想舉手回答問題,但是老師同學都覺得我是在搗亂,覺得我好笑,其實有的問題我能回答出來的!”小森似乎也感受出了我的誠意,說話的聲音響了起來:“平時我就一個人坐在後麵,大家都不理我,有的同學經常露出看不起我的眼神,好像我是個傻子,我真想跟他們打一架!”看來是積蓄了太多的委屈。
“我從來沒有出去玩過,上次的春遊,全班就我一個人沒有去,吃的東西都買好了,我在家哭了一天呢!”
春遊的事,我是知道的。因為他身體的原因,學校就決定不帶他出去,但是真的沒有想到春遊對他如此重要!
聽著小森的傾訴,我覺得已經沒有必要再問下去了。他是個孤獨的孩子,太需要人關愛和認同了,太需要有個人來幫他一把了!
我把小森的座位調到前麵,和活潑善良的小偉坐在一起,盡管他的個頭有些高。我又私下做學生工作,發動幾位班委課後主動找小森玩,和他聊天。接著和老師們商量,多給小森發言的機會。老師們表示理解,對他也很同情。孩子們畢竟是善良的,慢慢地,小森融入了這個集體,和他交往的同學越來越多。他變得開朗起來,怪異的行為也慢慢地沒有了。他沒有心理問題,隻是渴望被關注,渴望被認同。秋遊了,經過努力,學校同意他參加了。幾位同學為他服務,拎包、提水、保駕護航。他非常興奮,帶了一大包吃的,到處分給同學,如果誰不要,他急得眼淚都要流出來了!他除了身體不好外,沒有一點和別人不同,笑起來很燦爛。有好的環境,我相信他也會有幸福的一生,他是個善良的人!
海涅說:“每個人都是一個完整的世界。”做老師的就是要學會小心翼翼地走進學生的心靈,保護他們的尊嚴。如蘇霍姆林斯基說的那樣,引發邪惡的不是善良,而是粗暴;不是關心,而是冷漠!當教育變成老師對學生的一種關心、關切、關懷的時候,師生的關係也就會變得水乳交融了。
現在,當畢業的學生在路上朝我微笑時,當我接到他們的書信時,當已經讀初一的全班同學教師節的時候在校門口等我的時候,我真的感受到了一種做老師的幸福!在此期間,我被評為“南京市優秀班主任”,真的沒有想到曾經被認為不合適當班主任的我卻得到了最大的認可,心裏一時生發了許多感慨!做老師真的要去做班主任,去觀察學生、研究學生、教育學生,老師能在學生身上看到自己的價值,能在學生那裏感受到自己職業的尊嚴。
天涯是我家
2005年8月4日,我在“新思考網”上注冊了一個博客。當時沒有意識到這根網線會把我帶到怎樣的世界。網絡文化,尤其是教師類博客的交流是真誠的。我喜歡在網上塗鴉,雖然寫著寫著,主題跑題了,但心情變明朗了,感受到了一種信馬由韁的快樂。有一次,一位老師在我的博客上留言說:“我今天到你家看了看,挺不錯的,歡迎你到我家來!”對呀,我不也是這樣想的嗎?博客就是家,心靈的家園,精神的家園。
我覺得自己成了一棵樹,開始伸展根須,將觸角貪婪地延伸,我觸到了博大、深邃、新奇、陌生、孤獨、溫暖……博客是個虛擬世界,但情感的交流卻是實實在在的,我的生活因此變得豐富多彩。在我剛上博客的一年多的時間裏,劉良華老師經常在深夜裏到我的博客上留言指導,有一段時間,我寫的每一篇文章,他都會給予點評,後來我才知道他是著名的教授。他的鼓勵讓我充滿了自信,也改變了我平時的教育生活。我先後三次參加了他主持的教師網絡培訓工作,增長了見識,也因此結識了一批專家和優秀老師。我真的沒有想到自己會有機會和這些當今非常有影響力的學者如此近距離地對話,他們都成了我“遙遠的導師”!
直到今天,我每天起來第一件事,晚上睡覺前做的最後一件事仍舊是在博客上走一圈,到朋友的博客上轉一圈。因為博客,我的文字也慢慢地在《中國教師報》《教師博覽》《教師月刊》《基礎教育》《小學語文研究》等報刊上發表。2008年,我成為《明日教育論壇》的年度教師。哪一年,我公開發表的文字竟然有四萬字。2012年,我主編出版了一本家庭教育書籍,2013年,出版了個人的第一本教育專著。這都是我始料未及的!
教書20年了,我深切地感受到一位教師的靈魂可以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一位老師要想獲得自我職業的認同感和完整感,不但需要熱愛這份職業,而且需要真正懂得教育的規律。人人都渴望體現自己的價值,而老師的價值最終還是在現實的土壤裏生成的。改變一個學生,就有一個教育的故事;改變一節課堂,就有一個課堂教學的故事。當把這些故事連綴起來的時候,那才是教師真正的全部尊嚴所在。努力去改變課堂,努力去改變學生,抱著這樣的信念在教育田野中奔走,我相信終究有一天會站在教育的腹地。
(作者單位:南京市浦口區行知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