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篇第一章7 給你的腸道一點關愛
腸道每天不停地消化、吸收食物,以保證身體養分充足,是身體最勞累的器官。此外,它還是人體內最大的微生態係統,共有400多種菌群,掌管著人體70%以上的免疫功能,成為維護人體健康的天然屏障。但是,長期以來,人們對胃腸營養健康問題的認識非常有限,很多人對腸胃方麵的不適都不太在意,認為隻是一些小毛病而已。其實,腸道的作用非常重要,我們應該給自己的腸道多一點關愛。
微生態學家指出,保持腸道年輕的一個關鍵因素就在於保持腸道清潔,大便暢通。而膳食纖維就能促進腸道蠕動,加快糞便排出,從而抑製腸道內有害細菌的活動,維護腸內微生態環境平衡。因此,日常飲食中要多吃粗糧,有意識地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膳食纖維含量豐富的食物包括米、大麥、玉米、燕麥、小麥、蕎麥、裸麥(青稞)、薏仁等。但粗糧並非吃得越多越好,研究發現,飲食中以六分粗糧、四分細糧最為適宜;正常人吃粗糧的頻率以每兩天一次為宜。
另外,黃豆、黑豆、紅豆、綠豆等豆類及豆製品,對維護腸道微生態環境平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油炸豆腐、熏豆腐、鹵製豆腐等加工食品,營養物質遭到破壞較多,應少吃。
蔬菜與水果也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成人應每天都攝取。高纖蔬菜主要有:芹菜、南瓜、萵苣、花椰菜、豆苗、洋山芋及莢豆類。高纖水果主要包括:橘子、葡萄、李子、葡萄幹、無花果、櫻桃、柿子、蘋果、草莓。高纖的根莖類包括:番薯(白薯)、馬鈴薯、芋頭。
除此之外,花生、腰果、開心果等堅果類、瓜子、芝麻等種子類,食物膳食纖維的含量也都較高,但是除了栗子、蓮子外,堅果類的脂肪含量都很高。還有,洋菜(瓊脂)、果凍、蒟蒻(魔芋)也是高纖食物。
同時,要嚴格控製某些食物的攝取量。例如,肉類如果沒有充分咀嚼就不易消化,容易成為腸內腐敗的元凶;主要存在於動物脂肪和人造奶油中的飽和脂肪,如果聚集會打破腸道內的菌群平衡,增加那些促使膽汁酸鹽變為致癌物的細菌含量;白糖有利於細菌特別是大腸杆菌在腸道內的迅速繁殖,攝入過量的白糖將對腸道微生態環境平衡產生致命的危害。
總體來說,膳食平衡要做到以下幾點:
1.盡量少吃過季或者反季食品。
2.每天吃飯的時間、數量都要有規律。
3.吃飯時要身心愉悅,細嚼慢咽。
4.飲食要依據自己的身體狀況而定,不要盲目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