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5章 3 關注經絡讓疾病預防不再難(1 / 1)

第六篇第一章3 關注經絡讓疾病預防不再難

當疾病襲來之時,各種治療手段隻能算得上是補救措施,即使補救有效,也難以讓本來健康無恙、充滿生機活力的身體恢複到最好的狀態了。所以預防比治療更為重要,預防才是硬道理!

說到這裏你可能嗤之以鼻,道理誰都明白,但怎樣預防呢?

定時體檢?即使是定時體檢,那麼我們也隻能一年、半年一次,沒有哪一個人會天天去體檢。經絡則不同,我們可以隨時關注它。

著名醫學家楊力認為經絡可以預測疾病。經絡是身體的一個通道,能通內達外,也是疾病傳入的途徑。

扁鵲路過齊國都城臨淄,見到了齊桓侯。他見桓侯氣色不好,就斷定他已經生病了,便直言不諱地對他說:“你有病在肌膚,如不快治,就會加重。”桓侯聽了不以為然,說自己沒病。扁鵲離去時,桓侯還對侍從說:“醫生都是貪圖名利的。他們沒有本事,就把沒有病的人當有病的來治,以竊取功利。”過了五天,扁鵲再次拜見桓侯,對桓侯說:“你的病到了血脈,不治療會更加嚴重的。”桓侯更不高興了。再過五天,扁鵲見到桓侯時告訴他:“你的病已經在腸胃之間,再不治就沒救了!”桓侯很生氣,根本沒有理症狀可以反映在經絡上,古代中醫的察言觀色就是利用經絡這種特點看病的最好見證。比如扁鵲為齊桓公看病,就是通過察言觀色發現病情變化的。等到扁鵲第四次來見桓侯時,他隻瞥了一眼,就慌忙跑開了。桓侯派人詢問時,扁鵲說:“病在肌膚,用燙熨可以治好;病在血脈,用針灸可以治好;病到腸胃,用酒劑也能治愈。可是現在桓侯的病已經深入骨髓,再也沒法治了,我隻好躲開,以免獲罪。”沒過幾天,桓侯果然病重,派人請扁鵲醫治,扁鵲卻早已逃離齊國,而桓侯因為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不久也就死去了。

人體的各個器官,每時每刻都在運行變化著,一旦發生疾病就會通過種種症狀在經絡的行走路線上,給我們發出報警信號。如果我們能夠關注經絡,重視這些疾病發生的信號,就能夠及早預防和治療疾病,從而減少疾病對我們生命的威脅,保證我們的健康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