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第三章3 平息憤怒,學會把怒氣轉嫁到小事上
因交通擁堵而在應聘麵試時遲到;在超市付款時,一個顧客推著裝得滿滿的購物車插到你的前邊;你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項目辛苦了幾個月,你懶散的同事卻得到了提升。
這樣的事情會讓你惱火嗎?在你拍案而起或爆發前,深吸一口氣,然後提醒自己:怒氣傷身。
當人們被憤怒的情緒控製時,他們鼻孔鼓鼓的,臉漲得紅紅的,拳頭握得緊緊的。可你知道不知道,這時你的身體裏發生著什麼樣的變化?你血液裏的腎上腺素、副甲腎上腺素和葡萄糖增多,產生所謂的生物化學緊張、脈搏加快的現象。每分鍾流經心髒的血液猛增,對氧氣的需求也就增加。經常這樣,易導致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偏頭痛、多尿症……
也許你會為自己的暴躁脾氣大加辯護:“人嘛,總有生氣發火的時候。”“我要不把肚子裏的火發出來,非得憋死不可。”在這種借口之下,你不時地自我生氣,也衝著他人生氣,你似乎成了一個憤怒之人。
其實,並非人人都會不時地表露出自己的憤怒情緒,憤怒這一習慣行為可能連你自己也不喜歡,更不用問他人感覺如何了。因此,你大可不必對它留戀不舍,它不能幫助你解決任何問題。任何一個精神愉快、有所作為的人都不會讓它跟隨自己。憤怒情緒是一個誤區,是一種心理病毒,要想使自己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就不能不妥善處理怒氣。
發怒固然有損健康,但怒而不泄同樣對健康無益。英國一位權威心理學家認為,積貯在心中的怒氣就像一種勢能,若不及時加以釋放,就會像定時炸彈一樣爆發,可能會釀成大難。正確的態度是疏泄怒氣,適度釋放。學會把怒氣轉移到他處,不但能使自己的生存環境變得更好,更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有莫大的裨益。
畢林斯先生曾任全美煤氣公司總經理達三十年之久。他在總經理任期內,給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對於許多小事常常會大發脾氣,對於那些重大事情卻反而鎮靜異常。
例如,有一次,他乘車回家,下車時,把一盒雪茄遺落在車裏了,不久他記起來,再返身去找,但早已不見了。
這包雪茄的價值,不過是五美分一隻,對他而言真可算是微乎其微的損失。但他竟因此而氣得麵紅耳赤、暴跳如雷,以致旁觀者都以為他失去的是一件蓋世無雙的寶物。
後來有一次,他憑空遭遇了十萬倍的損失,但他卻反而鎮定得若無其事。
那是全世界經濟恐慌的年代,畢林斯先生有好幾天因為臥病在床,沒有去公司辦公。就在這幾天裏,有一家銀行倒閉了,他湊巧在這家銀行裏有三萬塊錢的存款,結果成了“呆賬”。等到他病愈後,聽到這個消息,卻隻伸手搔了搔頭發,然後沉思了會,便說:“算了,算了。”
把怒氣轉移到他處是一種良好的處事途徑:遇到一些感覺不快的小事時,盡管發泄你的怒氣,直到你的心境完全恢複舒坦為止。因為這樣可以使你永遠保持開朗鎮定的情緒,使你一旦遇到大事發生,就可以用全部精神從容地應付。否則,不論事情大小,遇到氣便積在心裏,等到麵臨更大的打擊時,你堆積多時的大小怒氣,便都將如爆裂的氣球一樣,衝破了理智的範圍,變得毫無自製的能力了。
更重要的是,怒氣發泄後,就必須立即把心情放鬆下來,這樣你的怒氣才算沒有白白發作。反之,如果你發作後,仍然把這事牢係在心,不肯忘卻,那你所獲得的結果,一定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