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第三章2 對症下藥,讓失眠不再可怕
失眠並不可怕,如果依靠藥物治療,對症下藥能起到不錯的療效。但是現在存在兩種弊端:一是不敢服用,認為服用安眠藥會產生抗藥性;二是濫用安眠藥物,長期依賴安眠藥睡眠。
針對不同類型的失眠症,選用藥物的品種也不同。隻要選擇合適的安眠藥,對失眠能起到很好治療作用。對於入睡困難的患者應選用短效而起效迅速的安眠藥,易早醒或中途醒者則應選用中效的安眠藥,而白天焦慮者可選用長效安眠鎮靜藥。
目前最為常用的催眠藥為巴比妥類和苯二氮類及一些中成藥。根據藥物起效快慢的不同,每類藥物又可分為慢效、中效和快效藥。這些藥物顯效和作用時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服用劑量及常見副作用也不甚相同。
苯巴比妥在巴比妥類藥物中屬於慢效,顯效時間0.5~1小時,作用持續6~8小時,常用量為成人每次0.05~0.1克。常見副作用表現為醒後精神不佳、頭暈。久用會成癮,肝腎功能嚴重減退者慎用。
戊巴比妥在巴比妥類藥物中屬中效,顯效時間15~30分鍾,作用持續3~6小時,常用量為成人每次0.05~0.1克,睡前服。由於主要在肝髒代謝,所以,腎功能不好的患者仍然可以使用此藥。其副作用和苯巴比妥相似。
司可巴比妥又名速可眠,在苯巴比妥類中起效最快,服用15分鍾即可顯效,持續作用的時間2~3小時,最適合入睡困難的失眠。成人每次0.1~0.2克,睡前服。主要在肝髒代謝,肝功能減退者慎用。
苯二氮類地西泮俗稱安定。失眠時,成人睡前服用5~10毫克。副作用比較多,常見的有嗜睡、疲乏、共濟失調、語言不清、視物模糊及複視、心動過緩和低血壓等。長期使用也可成癮。青光眼及重症肌無力患者禁用。
硝西泮作用和地西泮相似,催眠作用較快,在服後15~30分鍾入睡,維持6~8小時。特點是引起的睡眠近於生理性,故無明顯的後遺反應。常用量為成人每次5~10毫克,睡前服用。不良反應偶見頭痛、精神紊亂及白細胞減少,服用時應避免飲酒。重症肌無力及妊娠早期忌用。
三唑侖作用比地西泮強,所以,服用地西泮無效的患者服用三唑侖仍然會有效。口服吸收好,作用快,效果好,服後兩小時內達血藥峰濃度。三唑侖雖然適用於各型失眠症,但對入睡困難、易醒或早醒的失眠者最為適用。常用量為成人0.25~0.5毫克。常見不良反應為偏頭痛、食欲減退、抑鬱、瘙癢、心悸、腹瀉等。妊娠和哺乳期婦女、急性閉角型青光眼、重症肌無力患者禁用。事實上,所有安眠藥都有副作用,特別是長期使用,會使機體產生耐藥性(所需藥物的劑量越來越大),即通常所說的藥物成癮,因此不得盲目使用安眠藥。短期服用適當的安眠藥物,可以緩解失眠的困擾,有利於恢複正常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