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 1 失眠已成“流行病”(1 / 1)

第三篇第三章 尋找失去的睡眠,讓你一覺睡到大天亮

1 失眠已成“流行病”

據調查,全球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受到失眠困擾,我國亦有10%的人存在睡眠障礙。失眠雖然不是疾病,可絕對影響健康,關係著智慧與容顏。

中國睡眠呼吸障礙診治醫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黃席珍教授說:“據2002年全球睡眠的中國區調查顯示,存在失眠的人群高達42.5%,由此而帶來的影響是一半以上的人會在白天精神不振、打瞌睡;27.7%的人情緒不佳;38.9%的人白天活動受限製。”

電視、網絡、旅遊和豐富多彩的夜生活,使人們的睡眠時間越來越少,睡眠不足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失眠者也越來越多。失眠,已被睡眠專家稱為“悄然流行的擴張病”。

如果長期睡不好覺,會使人頭昏腦漲、記憶力減退、麵容憔悴、疲憊不堪,還可能誘發其他心腦血管疾病。

失眠,主要由以下4個方麵的因素造成:

1.心理因素

工作、學習、生活、個人情感中的各種矛盾和困難所造成的焦慮、抑鬱、緊張、激動、憤怒或思慮過多均可引起失眠。

2.生理因素

疲勞過度、精神緊張、饑餓、性興奮以及一些疾病,如哮喘、心律失常、關節炎、胃潰瘍、心絞痛、偏頭痛等都可引起失眠。

3.不良的環境和生活習慣

不良的環境或壞的生活習慣都有可能影響到睡眠,如噪聲汙染、光線的強弱、氣溫的冷熱等都是影響人睡眠的因素。

4.藥物因素

飲酒、藥物濫用、藥物依賴及戒斷症狀均可引起失眠。常見的藥物有鎮靜劑、甲狀腺素、避孕藥、興奮劑、抗心律失常藥等。

失眠患者最突出的特點是極易對睡眠產生恐懼,當夜晚來臨時,費盡心機地思考如何盡快入睡,這樣反而造成內心衝突,由此形成惡性循環。打破這種惡性循環的方法是順其自然,采取能睡多少就睡多少的心態。

此外,也應主動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就會更有助於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