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一覺閑眠百病消:睡掉疾病,睡出健康
第一章 好睡眠勝過吃補藥
1 誰違背了作息規律誰就要受到懲罰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人的生命活動都遵循著一定的周期性或節律而展開。例如,人的情緒、體力、智力都有一定的時間規律,人體的許多生理指標,如腦電圖、體溫、血壓、呼吸、脈搏以及激素的分泌量等,都是按照季節、晝夜的規律而有節奏地變化著,這就是人體內的“生物鍾”現象。生物鍾控製著人體的一切生理功能,使人體所有的生命活動都按一定的規律而發生周期性的改變,所以起居作息也必須要符合生物鍾的運轉規律。若起居作息毫無規律,就會降低人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導致疾病的發生和引起早衰。
孫思邈是我國著名的醫藥學家,終年102歲,他長壽的秘訣之一就是作息規律。孫思邈將作息時間具體規定為“雖雲早起,莫在雞鳴前;雖言晚起,莫在日出後。”規律的作息是健康的保證,否則就會像下麵例子中的張某一樣,得不償失。
張某,38歲,是某集團的老總,心肌梗塞,經過醫生搶救保住了性命。但他的心髒薄得像牛皮紙一樣,很脆弱也很危險,平時還不能咳嗽,一咳嗽血管就會破,大便一使勁血管也會破。所以他不敢咳嗽,不能使勁拉大便,整天拄著拐棍,如履薄冰。有一天他向醫生抱怨說:“為什麼上帝對我這麼不公平。我是老總,在單位很風光。人家78歲都沒得病,怎麼我卻輪到這麼個要命的病,怎麼我這麼倒黴!”醫生說了:“據我所知,上帝是最公平的,我講的上帝是指自然規律。自然規律是一樣的,人世間很多事不公平,但上帝是公平的。你為什麼得病,很簡單,你違背了作息規律,規律是鐵,誰碰誰流血。”
作息規律是不可違背的,誰不遵守誰就會受到懲罰。要保證身體健康就要在作息習慣方麵,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作息製度,這是因為有規律的作息製度,可以在人體中樞神經係統形成一種良性刺激,建立各種各樣有節律的條件反射,使各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能不知疲倦地長時間進行下去,使人更好地與外界環境相適應,提高人體的健康水平。這也是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重要途徑。
那麼,如果違背作息規律,會有什麼後果呢?
1.經常疲勞,免疫力下降:人經常熬夜造成的後遺症,最嚴重的就是疲勞、精神不振,人體的免疫力也會跟著下降,感冒、胃腸感染、過敏等自律神經失調症狀都會出現。
2.頭痛:熬夜的隔天,上班或上課時經常會頭昏腦漲、注意力無法集中,甚至會出現頭痛的現象,長期熬夜、失眠對記憶力也有無形的損傷。
3.黑眼圈、眼袋:夜晚是人體的生理休息時間,該休息而沒有休息,就會因為過度疲勞,造成眼睛周圍的血液循環不良,引起黑眼圈、眼袋或是眼球布滿血絲。
4.皮膚幹燥、長黑斑和青春痘:晚上11時到第二天淩晨3時是美容時間,也是人體的經脈運行到膽、肝的時段。這兩個器官如果沒有獲得充分的休息,就會表現在皮膚上,容易出現粗糙、臉色偏黃、長黑斑和青春痘等問題。對於習慣晚睡的人來說,最遲也要在淩晨1時的養肝時間進入熟睡期。而且,更糟糕的是,長期熬夜會慢慢地出現失眠、健忘、易怒、焦慮不安等神經、精神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