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冕接過話道:謝天師!實不相瞞,我兩兄弟屬於搬山一脈。
盜墓之事古來以有,追根溯源,自項盜秦後,曆二十三朝,天下無不發之塚,世間朝代更替,穴地掘塚之輩多如牛虻,按其動機、手法、宗係區分,不外乎發丘、摸金、搬山、卸嶺。
發丘摸金之輩,始於後漢,實皆一脈,摸金秘術,“易”字當頭,生生變化為“易”,天地之大德日“生”。
南宋末年以來便無“發丘”之說,並稱“摸金校尉”,以易學五行之理分金定穴,多存立身濟世之心,或三兩人,或三五人結為一黨,無師徒傳承之名份,唯以發丘印、摸金符、尋龍訣等物為憑,進退有章,攻守有法,盜亦有道,雞鳴燈滅不摸金,盜不離道,敬鬼神而遠之。
卸嶺之徒最眾,始自漢末農民軍盜發帝陵,眾力取利,分贓聚義,人數少則成百、多可千數。平日分散,各自為匪為盜或為官軍,盜墓者中半官半匪者皆屬此輩,彼此間有消息相通,中有盜魁,一呼百應,逢古墓巨塚,則聚眾以圖之。
其行事不計後果,大鏟大鋤、牛牽馬拽、藥石土炮,無所不用其極,其輩所盜發之塚,即便斬山做廊、穿石為藏、土堅如鐵、墓牆銅灌金箍,亦皆以外力破之。
發丘、摸金、搬山、卸嶺,便囊括了世上以“風水、方術、外力”來盜墓的這三大體係,簡言之可作“理、技、物”,也完全涵蓋了盜墓之輩“濟世、尋藥、求財”這三種動機。
搬山則是曆史上盜墓的一個流派,古代一些王陵都有大土堆封陵,或者以山為陵。搬山盜墓就是移去一部分封土露出神道,然後進行盜墓活動 搬山與其他三個一樣 都有著自己的準則。
搬山派采用的所謂開喇叭的盜墓方式是指通過打通墓葬從而使其通風,這樣做的方式是搬山派門人即搬山道人在墓葬裏暈厥的危險就極大降低了,但是對墓葬的破壞性實在太大,尤其是使得墓葬失去了保護,各種其他損害就會隨之而來。
搬山道人 之所以被稱做“道人”是因為搬山門人身著道士裝扮,而且會一些與茅山道士手法類似的法術,比如“搬山分甲術”。
搬山跟茅山則是宿仇,因為當年的搬山派祖師爺正是茅山派弟子,後用所學茅山術改成盜墓之法,就是這點當年茅山還特意圍剿過搬山一脈的弟子,而且聽師傅說當年的那場圍剿搬山派幾乎被滅門,所以當我聽見他二人是搬山一脈弟子時才會著實嚇了一跳。
搞清楚對方的底子後,我便問道:當年茅山曾經圍剿過你們搬山一脈的傳人,難道當年那場圍剿還有漏網之魚存在?
楊冕,楊鵬二人見我翻出他們門派的老底後臉色頓時就拉了下來,過了片刻楊鵬才說道:謝天師!你是正統道家弟子,跟我們這些賺死人錢的所走的道肯定不是一條,現在該說的我都說了,今天我兩兄弟欠天師一條命,日後天師要是有用得著我們兩兄弟的地方盡管開口。
我回道:救你們我並不貪求回報,要不是我讓鬼差把這些惡鬼逼進來,你倆也不會差點斷送性命,“告辭!
說完,我拂袖便往林子外麵走去。
楊鵬見我走遠,於是對著背影喊道:“天師!以後要是有事的話就來洛陽找我。
喊完,我已經背負著雙手走出了林子,在林中的二人見我離去,於是也抬腳往林子深去走了去。
出了林子後,我跟周氏二人便回了石坡穀,直到第二天晚上時才給兩名陰差燒了五十萬冥幣下去,這五十萬冥幣全是周氏買的,而且當我第三天要走後,周氏幾人還塞給了個鼓鼓的紅包給我,但我沒要,因為周氏一家人本就過得清貧,加上剛剛喪子,所以我隻收了周氏幾人準備好的一大袋幹糧便往石坡穀外走了去,周氏幾人一直送我出村口觀望了良久才回村。
不過,就在我剛出石坡穀沒幾天麻煩事又來了,事情是這樣的,就在我走出石坡穀兩天後,輾轉我來到了湘西一個名叫清河鎮地方,清河鎮建立在一條大河兩旁,人口密集,河中魚蝦成群,宛若世外桃源一般。
到達清河鎮時,已經是上午時分,我獨自一人穿過街道,隨後便在河畔邊坐了下來,吃起了包袱中的幹糧。
包袱中放的大多都是窩頭跟饅頭,經過這三天的長途跋涉後已經是硬得像石頭一樣了,沒辦法,我隻能用河中的清水把饅頭泡軟些後才能勉強吃的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