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癌症病因:大半為運氣所致(2 / 3)

這篇文章的作者,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克裏斯蒂安·托馬塞蒂和伯特·福格爾斯泰因博士指出:就人們罹患多種癌症的風險而言,有2/3可歸因於隨機突變,而人們一般印象中的癌症元凶—遺傳和環境因素的貢獻隻占1/3。“我們認為這是一種基本機製,而且,這也是人們第一次對其進行衡量。”應用數學家托馬塞蒂博士如是說。

雖然研究人員早就懷疑偶然性在癌症發生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但這次發現其影響居然如此之大,讓他們也頗感驚訝。連托馬塞蒂博士也說:“這絕對出乎我的意料,大概是我預想的兩倍。”

一般認為,吸煙會大大增加患肺癌的風險,但其他癌症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有很多患者都懷疑是不是自己做了什麼不該做的事才導致癌症降臨在自己身上,也想知道自己是否本可以采取某些措施來防止癌症的發生。

所以,托馬塞蒂博士說:“我覺得,對於普通的癌症患者,這項研究成果可能是個好消息。因為他們一旦知道,總的來說,大部分癌症隻是運氣不好惹的禍,從某種意義上也算是對他們的一種寬慰和解脫。”

然而,托馬塞蒂博士同時認為,沒有患癌症的人可分為兩個陣營。有些人喜歡把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納入掌控之中,對他們來說,這研究結果恐怕就非常可怕了,因為它代表在癌症中有相當一部分因素是人力無法控製的。”另一位研究者福格爾斯泰因博士則說:“對於抱持其他態度的人,這實際上是個好消息。他們會說:‘這真讓我開心。當然,我仍然可以繼續堅持我所知道的所有不會增加癌症風險的好習慣,比如良好的飲食、鍛煉身體、避免吸煙等等,但另一方麵,我也無需緊張兮兮、事無巨細地留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個動作以及我觸摸或者食用的任何東西。’”

自從福格爾斯泰因博士做實習醫生時接診了第一名患者—一名患有白血病的4歲女孩以後,數十年來癌症的病因問題就一直困擾著他。那女孩的父母悲痛欲絕,想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疾病。他卻沒有答案,隻能一次又一次地聽著患者及其家屬,尤其是癌症患兒的父母提問同樣的問題。福格爾斯泰因博士回憶道:“他們認為是自己把不良基因遺傳給了孩子,或者是給孩子們吃了不對頭的東西,又或者是不該讓孩子們接觸車庫裏的顏料。但事實並非如此,這些想法隻是徒令他們深感內疚和自責罷了。”

托馬塞蒂博士和福格爾斯泰因博士發現,很多癌症病例的發生是因為隨機的遺傳學意外事件導致的,這意味著你可能根本無法去進行預防。相反,倒是應該更加重視開發更好的檢測手段,以便盡早發現癌症,從而治愈它們。托馬塞蒂博士說:“癌症隻要存在,就會留下一些信號,所以基本上我們隻需要學會如何更明智地尋找這些信號就行了。”

“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對預防某些癌症有莫大的幫助,但這可能不是對各種人都有效。”醫學統計學家托馬塞蒂博士說。

福格爾斯泰因博士則指出,我們的器官中的幹細胞會不斷分裂,以補充受損的組織。在DNA複製過程中,有時會發生小的隨機突變錯誤。其中的某些基因,當它們發生變異時,更容易促進腫瘤生長。這些突變積累越多,細胞無限製增長的風險就越高,這就是癌症的標誌。科學家早就知道這一點,但是我們的研究顯示這種突變的影響有多大。特別是這些隨機發生的錯誤對癌症發病率的實際貢獻,與遺傳或環境因素的貢獻相比有多大,以前我們並不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