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賞月吃餅時
健康美食
作者:易可
月餅是久負盛名的傳統小吃,是深受中國人民喜愛的傳統節日特色美食。月餅的形狀圓又圓,又是合家分吃,所以它象征著團圓和睦,是在中秋節的必食之品。當今,月餅的品種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廣式、蘇式等月餅更為廣大群眾喜愛。廣式月餅皮薄、鬆軟、香甜、餡足;而蘇式月餅鬆脆、香酥、層酥相疊,重油而不膩,甜鹹適口。
中秋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月餅本身的意義比它的食用價值要大得多,邊賞月邊吃月餅是中秋節不可缺失的節目。但月餅屬於高糖食物,不同人群應該挑選適合自己的吃法。
“配熱”適量為宜
一般來說,傳統的月餅比如棗泥、豆沙、五仁等,脂肪含量在各類月餅中算比較低的,而且這些月餅多以雜糧、堅果為餡料,相對有益健康,各類人群都比較適合。蛋黃月餅的脂肪多,膽固醇也不低,更適合年輕人吃。
吃月餅時應遵循“配熱不配冷”的原則,因為月餅富含脂肪,若配冷飲進食,容易引起腹瀉,最好配著熱茶邊吃邊飲,既可止渴,也能解油膩,有助於消化。
特殊人群應少吃
傳統月餅一般油多、糖多,有的月餅膽固醇高,總體講是高熱量食品,糖尿病患者、肥胖者、膽囊炎、膽石症患者不宜多吃。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患者也不要多吃月餅,因為月餅中的糖、油脂等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心髒缺血程度,甚至可誘發心肌梗死。而有的月餅含鹽量較多,食後常會感到口幹舌燥,易喝水過多,加重腎髒負擔,使腎性高血壓加重,並易出現水腫,故腎炎病人忌食。幼兒因消化係統發育不夠健全,難以承受大量高糖、高脂肪的食品,要注意控製,不能吃太多。老年人因消化吸收能力較差,多食可能加重脾胃負擔,引起消化不良、腹瀉等疾病。
月餅要妥善存放
月餅的餅餡一般分為軟硬兩種,軟餡中含水分較多,隻能保存7~10天。盒裝月餅,應將盒蓋打開,使其通風;另外,因月餅中含脂肪較多,存放時還應注意避光,以防油脂氧化。
月餅要輕拿輕放,尤其是蘇式月餅因皮酥鬆,最容易破碎。如果餅皮脫落,不僅影響外觀,而且影響口味、質量,並且易受潮變質。
月餅含有豐富的油脂和糖分,受熱受潮都極易發黴、變質,所以一定要將月餅存放在低溫、陰涼、通風的地方。一般來說,月餅皮軟、水分大、易變質,最好將月餅連帶包裝盒一起放入冰箱冷藏室,食用前一小時取出,可保證它的口味。
杏仁、百果等餡心月餅要比豆沙、蓮蓉、棗泥等餡心月餅存放時間略長些,但在25℃溫度以下,存放時間一般不宜超過10天。而鮮肉、雞絲、火腿等月餅,應隨買隨吃。月餅存放時,不宜與其他食品、雜物放在一起,以免串味,失去應有的口味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