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削肌膚紅玉瑩
特別關注
作者:水波明
銀屑病指甲病
大約有一半的銀屑病患者會發生皮膚細胞在病人的指甲下堆積,使其變得很厚。患者指甲經常分叉或破裂,在嚴重的情況下,指甲可能會崩潰或脫落。指甲下麵可能有棕紅色或黃色斑點;有時指甲表麵會有微小的凹痕,發生針刺樣疼痛。當指甲從下麵的皮膚(甲床)分離時,被稱為甲剝離。
銀屑病關節炎
約1/3的銀屑病患者會發生關節疼痛、僵硬和腫脹。有這些症狀出現時,就叫做銀屑病關節炎。上述這些症狀有時不會同時發生。患者身上通常首先出現幹燥、紅色的皮膚斑塊伴隨銀白色鱗屑,但並非總是如此情況。罹患銀屑病關節炎者通常會發生指甲破碎和顏色變化等症狀。
《科學生活》:痤瘡的生成機理是什麼?為什麼有部分人會生痤瘡?
徐楠老師:痤瘡,也俗稱青春痘,最好發的人群為十幾歲到二十幾歲的青少年。痤瘡主要有四個致病因素。其一,激素水平的變化,主要是雄激素水平增高;其二,皮脂腺過度分泌;其三,毛囊口細胞異常角化;其四,痤瘡丙酸杆菌的感染。
皮脂腺是皮膚的重要附屬器,它附著於毛囊上,每天源源不斷地分泌皮脂滋潤我們的皮膚,同時還具有對化學物質緩衝中和的作用。皮脂腺的分泌主要受雄激素調節,青春期雄激素分泌旺盛,那麼皮脂腺的分泌就會活躍。當皮脂分泌過多無法正常排出時,內容物慢慢集聚並刺激毛囊口的上皮細胞增殖,導致角化過度,皮脂腺出口進一步狹窄,此時密閉的環境適合厭氧菌—痤瘡丙酸杆菌的繁殖,最終的結果是產生痤瘡的各種臨床表現。
《科學生活》:痤瘡的好發人群有哪些?為什麼有些成人也會發痤瘡?
徐楠老師:其實,痤瘡的發病率是非常高的。安德魯斯皮膚病學上描述“痤瘡的發病率高達95%”。我們門診上看到的痤瘡病人都是比較嚴重的,有些輕度痤瘡患者並不一定需要前來醫院就診,甚至在正常的人群中偶爾出現幾個散在的毛囊性丘疹,嚴格意義上講也叫痤瘡,所以痤瘡的發病率非常高。其中,青少年是發病最高的人群。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壓力增大,很多過了青春期的三四十歲的人也會產生痤瘡。這種痤瘡跟壓力和精神焦慮有關係,我們稱之為壓力性痤瘡。還有一部分女性患者可能與女性內分泌失調有關,會有和月經周期相伴的經期痤瘡,這都是一些特殊類型的痤瘡。
痤瘡也受人種影響,我們亞洲人的皮膚痤瘡發病率可以說是很高的。
《科學生活》:痤瘡有哪些表現?通俗所說的“黑頭”、“白頭”都是什麼呢?
徐楠老師:痤瘡可以呈現不同的臨床表現,包括粉刺、丘疹、膿皰、結節、囊腫等表現。很多時候患者忍不住去摳痤瘡,抓完之後留的坑印,就成了一個局限型的皮膚缺損,我們稱痘坑,這也是痤瘡的臨床表現。
毛孔堵塞,內部集聚的皮脂排不出去,叫做閉合性粉刺,因為皮脂是白色的,看上去白白的,也叫做“白頭粉刺”。如果毛孔與外界相通,但是皮脂排不出去的話,叫做開放性的粉刺,這樣的毛孔就會積累灰塵,這樣看上去毛孔就是黑色的,也叫做“黑頭粉刺”。這時候皮脂腺內容物是一個黃白色的角栓,但這個角栓的頭就是黑色的,黑色部分是集聚的一些灰塵、細菌等雜物。
在出現“黑頭”粉刺和“白頭”粉刺後,若是有繼發的感染就會有膿頭,皮損繼續發展就可能會出現結節、囊腫等。有些囊腫反複多次發作,長期不愈,最終會產生疤痕。
《科學生活》:痤瘡分哪些類型和程度呢?痤瘡的好發部位有哪些呢?
徐楠老師:從大的分類而言,分為尋常型痤瘡與特殊型痤瘡。我們平時門診最常見的就是尋常型痤瘡。特殊型痤瘡包括合性痤瘡、月經前痤瘡、爆發型痤瘡、嬰幼兒痤瘡等。爆發型痤瘡就是突然之間開始伴有全身症狀的痤瘡。嬰幼兒痤瘡是有些出生1~2個月的嬰兒發生痤瘡,這是受母體激素水平的調節,母體內雄激素水平過高,這種嬰幼兒的痤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等激素被代謝掉或是激素水平下降,就可以自愈。
痤瘡的程度,根據其皮損的不同表現、數目、嚴重程度,我們分為輕、中、重度。通常皮損數目不作為單獨的評判標準,如果患者的皮損以囊腫和瘢痕為主,我們認為是重度痤瘡;相反,有的患者皮疹數量很多,但以粉刺為主,我們也認為其是輕度痤瘡。
痤瘡是由於皮脂腺的分泌過旺引起的,所以皮脂腺密集的部位都可能發痤瘡,比如麵部和胸背部。
《科學生活》:痤瘡有哪些治療方法?久治不愈該怎麼辦?
徐楠老師:痤瘡的治療包括物理治療與藥物治療等多種方法的綜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