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髒病患者應當嚴格按醫生的規定用藥。家屬應及時提醒老人按時、按量服藥。洋地黃類藥物有毒性作用,更應嚴格掌握。
為了使冠心病患者突然發病時能得到及時治療,可準備一“冠心病病情卡片”給患者隨身攜帶。
冠心病易得人群
很多專家學者研究表明,冠心病確有危險因素:
(一)體質因素
冠心病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加而增加,多見於40歲以上的男性及絕經期後的女性,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家族史的人易患本病,A型血型性格的人和壓抑的情緒及過度緊張的工作對發病均有影響。
(二)可控製因素
高血壓病、高血脂症、肥胖症、糖尿病等病症均可促使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
(三)生活方式
某些生活方式和習慣與冠心病的發病關係極為密切,吸煙是冠心病和猝死的重要因子,吸煙年限越長、吸煙量越大,冠心病的患病率及病死率越高。另外,大量飲酒、口服避孕藥,長期不從事體力勞動者均易罹患本病。
(四)性別因素
據英國《柳葉刀》雜誌報道,英國伊克萊斯教授在研究中發現冠心病的死亡率女性低於男性,盡管女性血清膽固醇濃度同樣較高,但發病率卻相對較低,這說明女性血管具有超過男性的優勢。
他告誡婦女要治療高血壓,必須停止吸煙、減輕體重,並定期進行體檢,他同意有些地區婦女冠心病發病率低的“可能是給予女性荷爾蒙”的觀點。大量事實證明,雌激素對心髒病有保護作用。雌激素治療可使婦女冠心病的危險減少50%,特別是在婦女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時,雌激素可減少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5%~9%。因此,他勸告特別是有冠心病史的婦女,有必要考慮采用雌激素治療。同時他強調,以男性推斷女性的情況是不可取的,因為女性的血液係統生理機能比同齡男性大約年輕15年,這個基礎生理學機理尚待進一步研究。
冠心病的檢查
病人來到醫院就診,醫生一般是依靠詳細詢問病人的症狀、病史、作體格檢查和送化驗檢查,同時配合其他輔助檢查手段綜合分析來做出冠心病的診斷。其中掌握有關患者詳細可靠的病史和正確的體格檢查結果是診斷疾病的基本方法。同時,要作必要的化驗,和采取其他一些輔助檢查方法。
目前診斷冠心病最準確、客觀的方法,是進行X線冠狀動脈造影術。但是,它需要通過動脈插入一條導管到位於主動脈根部的冠狀動脈開口處,注射造影劑,同時進行快速照片或照電影來顯示冠狀動脈的血流情況。這種檢查比較複雜,而且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國內采用的較少。目前最常做的是拍攝X線胸片以及進行血脂、心電圖檢查。X線胸片對冠心病的診斷價值不是很大,因為它一般隻能顯示出主動脈迂由延長以及左心室飽滿。血脂的異常增高,隻能說明患冠心病的可能性較大,在冠心病患者中約有60%左右的人血脂增高,而在正常人中也有20%~30%的人血脂增高。心電圖檢查對心肌梗死的診斷意義較大;對心絞痛(慢性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的診斷價值則不是很大,因為心電圖正常並不能排除患冠心病的可能;而心電圖異常也不能說明就患有冠心病。所以隻有結合病史、化驗檢查等資料才有診斷價值。
當醫生懷疑病人患有冠心病而他在安靜狀態下心電圖正常時,常對病人進行心電圖負荷檢查。其原則是增加病人的運動負荷,使他的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以誘發心絞痛或使心髒的異常改變在心電圖上表現出來。最常做的心電圖負荷試驗,是雙倍二階梯試驗。但雙倍二階梯試驗呈陽性,也不一定說明就有冠心病,因為它有20%的假陽性結果,女性假陽性結果更高,所以也隻能作為一種輔助的診斷方法,還要結合其他臨床資料來診斷是否患有冠心病。
對體力勞動者來說,進行雙倍二階梯試驗,運動量不夠大,所以陽性率不夠高。因此,近十幾年來應用踏自行車或走活動地板的方法來增加患者的運動量,使其心率增加到每分鍾為195一年齡數(如年齡為50歲,心率達145次/分)時作心電圖檢查,稱為亞極量心電圖負荷試驗。當運動時出現心絞痛、血壓不是上升反而下降,或心電圖出現明顯異常時,結論就是陽性。亞極量心電圖負荷試驗的陽性率較高,在80%以上,但這種試驗的運動量大,對少數病人有一定的危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