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
作者:劉世斌
國家普及九年製義務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質,這就決定了教育必須由陳舊的應試教育轉入素質教育的軌道。要想真正實施素質教育,首先必須從課堂教學入手。那麼,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呢?我認為要實施素質教育,主要應突出以下幾點:
一、引導學生做學習的主人
引導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首要條件。引導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首先要緊密結合教學內容,有機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理想前途教育和愛勞動、愛人民的教育。通過這些教育,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促使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逐步樹立為祖國、為人民學習的遠大理想,使他們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其次是要緊密結合教學內容,設置一些能夠激發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思考、便於學生動手動口的問題,引導他們通過自主看書、查資料、討論、做實驗、觀察思考,主動解決這些問題。這就需要教師適時對其進行鼓勵和積極評價,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學生的學習態度也要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不再感到學習是一種沉重的負擔,而是一種樂趣。
二、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
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並不等於就能搞好學習。教師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思想。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會使學生終身受益。在教學中,要始終貫徹和突出這一教學思想,這體現了由應試教育的短期行為向素質教育的終身行為的轉變。對學習方法的指導,要結合不同年齡、不同年級的學生,有目的、有計劃、有方法、有步驟地實施。在步驟上,可采取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分內容實施;在方法上,要結合教學內容在教學中指導學法,必要時可組織學生進行學法交流,促使他們相互借鑒學習方法。因為學生直接從學習實踐中總結出的學習經驗最深刻、最有說服力,方式方法也最容易被他們所接受,這樣做的效果自然會很好。總之,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也是實現課堂教學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一項重要標誌。因此,要切實搞好素質教育,教師就需始終把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並貫串於教學的全過程。
三、優化課堂教學
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性、緊迫性,要求我們要積極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方法。實施素質教育的渠道是多方麵的,其中課堂教學是主渠道。在這一點上,它和“應試教育”是一致的。如果脫離了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素質教育就會是一句空話。要想使素質教育得到有效的實施,必須牽住“優化課堂教學”這個牛鼻子不放。因此,我們必須按照新課標要求,認認真真上好每一節課,把工夫下在優化課堂教學上。
所謂“優化課堂教學”,就是要向課堂50分鍾要效率,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衡量一堂課是否真正達到了優化的標準,就要看它是否堅持了以下五個“有利於”的原則,即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落實,有利於智力的開發、能力的培養,有利於全麵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有利於減輕學生繁重的課業負擔。
“應試教育”雖然也提倡優化課堂結構,但它與素質教育有著本質的區別:
1.優化的目標不同
素質教育強調優化課堂教學,著眼於提高學生的全麵素質,使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得到發展,而“應試教育”強調的是優化課堂教學,隻著眼於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
2.優化的內容不同
由於素質教育著眼於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因此教師要嚴格按照新課標要求,既要使學生獲得知識,又要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還要培養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興趣。
3.優化的方法不同
素質教育強調的是優化課堂教學,重視教改方法、指導方法,使學生由“學會”到“會學”。而“應試教育”強調的是優化課堂教學,偏重於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始終處於被動地位。
4.優化的對象不同
素質教育強調的是優化課堂教學,要麵向全體學生,全麵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而“應試教育”強調的優化課堂教學,是優化少數尖子生,造成學生的片麵發展,從根本上違背了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最終會影響整個民族素質的提高。
總之,優化課堂教學是為實施素質教育服務的,它不僅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時代發展的要求。因此,實施素質教育需要把工夫花在優化課堂教學上。作為一線教師,要能激發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興趣,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獲得進步,做優化課堂教學的“排頭兵”,為全麵實施素質教育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單位:河北省武邑縣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