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化的機會與商業模式
互聯網本地化的使命決定了本地化的電子商務企業應當同時服務於分散於空間的商家和活動於城市的顧客,這是本地化的機會也是其競爭力的來源。
服務消費的巨大市場空間。關於服務消費的市場空間,我們在前麵已經提到,商品消費隻是居民消費的30%,而服務消費占到了70%,那將是數倍於商品消費的市場規模。
不可儲存意味著長期的互動。服務不同於商品,它的生產和消費同時進行。顧客每次消費服務產品,都需要和企業發生聯係。經過長期的互動,本地化的電子商務企業,將比服務於商品消費的企業更了解顧客,數據挖掘的背景和推論也更加情境化,更接近於顧客的需求。對於線下的商家而言,服務的不可儲存,意味著特定時間內的生產能力和成本是固定的、沉沒的,它需要一種長期的專業銷售服務來銷售剩餘的服務能力,因而它希望與網企的關係是長期互動的、持續的、緊密的。菲利普·科特勒在其新作《營銷革命3.0》中提到如今的公司必須努力為消費者提供生活上的連續感、溝通感和方向感。
基於空間的顧客集聚。如果說商品銷售網企通過顧客的商品購買行為,運用推斷間接地將顧客歸類,以實施更加精準的營銷。那麼本地化則是通過顧客消費活動軌跡,直接地將顧客歸類。它能真正看到這個顧客何時何地在消費什麼,這種直接的顧客集聚的營銷價值,想象空間無限。
真正的顧客解決方案。互聯網的本地化,使得企業既掌握了消費者的城市生活需求,同時又對這個城市了如指掌。真正的基於顧客生活形態的消費服務方案,隻能由這樣的企業才能夠提供。這將是互聯網本地化的最高形態,它不僅聯通了城市生活的信息,而且成為消費者城市生活的智能助手。
事實上Google,雅虎,Facebook都覺察到本地化的商業機會,但是它們按照技術公司一貫的技術思路,試圖用技術把這些本地化資源商業化,卻發現這樣的行動太慢,信息過於分散,無法聚合成有效的應用。團購網的鼻祖Groupon的貢獻就在於找到了一種合適的模式——繞過技術,通過簡樸的人海戰術,將高度分散的本地化的商家資源聚合搬上線,並形成有效的商業應用。
國內的團購網站基本上照搬了Groupon的人海戰術模式,拉手網1200名員工中,900名是銷售,當然國內的團購網站結合國情,在模式上還有一些組合式的微創新。除了團購,本地化還有其他模式,最近在主要電視、分眾等廣告市場上打得難分難解的趕集網和58同城,就是以城市分類信息切入本地化市場的。從本地化的角度看,分類信息網站和團購網站處於同一競爭市場上,大戰在所難免。
電子商務本地化的商業模式沒有固定的形式,但是它們會跟下麵的關鍵詞相關:本地化消費、服務業、接通線上線下、緊密的顧客關係、深入的生活消費滲透、基於空間的服務……其實我們也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這種新商業模式的核心,那就是:互聯城市生活。
電子商務的未來營銷模式
電子商務市場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此消彼長的市場,因為消費者的需求是多元的,情境是多樣的,它給了電子商務足夠的市場空間來容納不同的模式和形態。每一種具有生命力的模式和形態都服務於一組獨特的核心需求和情境,如果沒有,這種形式將會消亡。
電子商務的未來趨勢
彼此滲透。首先,團購作為一種銷售方法和模式,將成為各種主流電子商務網站的標準配置,成為其中的一個欄目。C2C平台淘寶網有了自己的團購網站——聚劃算,分類信息網站58同城也有自己的58團。對應的,以本地化起家、銷售服務為主的團購網站,在掌握了自己的本地化核心顧客以後,也會向商品銷售進軍,提供同城商品銷售。但是,本地化依然是團購網站的差異化和核心競爭力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