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蘋果的憂慮不僅僅來自終端設備領域的競爭,就連蘋果最為得意的移動應用市場,也遭到安卓的打擊。蘋果的iPhone從上市到累計銷量超過1億台,其iOS應用的數量和開發商的數量也成倍增長,但軟件開發商們發現,要在蘋果應用商店出人頭地、賺到真金白銀變得越來越困難了,而如日中天的安卓平台卻提供了新的增長機會:裝機量更大且合作模式更為靈活,於是許多開發商轉戰安卓平台。
從蘋果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要求禁止對方產品進入美國的訴訟請求,我們可以判斷,蘋果起訴三星和HTC為的不是專利使用費,更不是炒作,而是被安卓吃掉的市場份額和利益。
實際上,蘋果的“委屈”與之前諾基亞的“煩惱”大有相似之處。因為從市場背景來看,蘋果起訴三星和HTC的市場背景與諾基亞2009年起訴蘋果時具有相似的特征,即:自身的市場地位受到後進入者的嚴重威脅。遺憾的是,諾基亞雖然最終贏了官司獲得了賠償、賺到了資本市場的掌聲,但卻無法憑借打贏官司來扭轉它在智能手機市場日漸消瘦的頹勢。那麼,蘋果能通過專利訴訟遏製安卓在全球範圍內攻城拔寨的步伐嗎?
蘋果揭示的基本遊戲規則
從諾基亞與蘋果的專利之爭來看,專利訴訟的療效似乎並不那麼明顯。諾基亞的份額已經從2009年的40%下降到2011年一季度的24%,而且由於安卓平台的迅猛發展,諾基亞在其基於Window Phone平台的產品麵世之前很可能繼續下滑。那麼,具有豐富專利訴訟鬥爭經驗的蘋果為何還要堅持打官司呢?
一個基本判斷是,從技術層麵來看,在當前以及可以預見的未來,蘋果要在產品上繼續領先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已經越來越難了。每次,iPhone或iPad的新一代產品一旦上市都會遭到各類廠商及研究機構的瘋狂拆解,因此iPhone在硬件方麵幾乎沒有什麼秘密可言,而穀歌不斷更新的安卓係統為全球眾多手機廠商掃清了軟件層麵的障礙。由此判斷,如果蘋果在產品上不能繼續領先,同時還繼續維持其現有的價格策略,那麼它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下滑將是不可避免的趨勢。這樣看來,丟了市場份額的蘋果也隻能在法庭上找平衡了。
三星和HTC是安卓手機的最大受益者,訴訟的對象理所當然要瞄準它們。蘋果首席執行官史蒂芬·喬布斯曾在一份聲明中稱:“我們要麼對競爭對手侵犯蘋果專利的行為坐視不管,要麼就行動起來製止他們,最終我們選擇了後者。”
訴訟雖然也是一種另類的商業競爭武器,但卻費時費力,還不一定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在國際上,科技公司之間的專利訴訟從來都不是速戰速決,因為即使是工作效率較高的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其最快也需要14個月的時間來審理和判決。而按照類似專利糾紛的通用劇本,雙方將努力尋求專利交叉授權而和解。於是,曠日持久的訴訟與反訴訟幾乎成了類似國際專利之爭的標準招式,而三星和HTC正是如此接招的。
為應對蘋果的起訴,2011年7月HTC使出乾坤大挪移,將威盛和另一家由HTC董事長王雪紅控股的圖形芯片廠商S3 Graphics收購。通過這筆交易,HTC將獲得S3 Graphics擁有的200多項專利,HTC的CFO容覺生表示:“收購專利組合對我們非常有用。”他的潛台詞或許是,即使收購的成本比較高,但與退出美國市場的風險相比,仍然是非常值得的投入。因為根據HTC的2010年財報,超過50%的銷售收入來自北美市場,這當然是馬虎不得的。與HTC相比,三星的行動更加迅速,隨後在韓國、日本、德國和美國加州等地對蘋果提起反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