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禮品營銷:產品需要一個“禮由”(2 / 3)

2.沿襲自一戰以來的定製服務。定製服務是奢侈品的特性,同時也是禮品市場稀缺性、獨特性的滿足。LV的定製服務包括:店內從一而終的一位服務人員的服務策略;LV皮箱所有者數據回傳巴黎,由總部定製其名下所有LV產品的密碼鑰,其密碼鑰可以打開消費者名下所有的LV箱包(假如帶鎖的話);將消費者的名字重新設計,並將其繡在消費者購買的產品上。定製服務是LV從一戰時期以來一直堅持的服務,這為其成為好的禮品作了鋪墊,這個產品做得越用心,越能表達贈禮者的情感。

耐用品如何成為禮品

物以稀為貴,禮以貴為重。能夠引發新奇感的產品,更容易被消費者主動定位為禮品。所以我們也看到在渠道的培訓和促銷員話術的表達中,很多企業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特別是IT行業,它們已經有意地對這一階段的市場進行培育。據不完全統計,自電子產品大興其道以來,從摩托羅拉的手提電話到IBM的筆記本再到蘋果的手機,在中國的市場上,作為禮品的購買理由要比自用的比例占得高,在80後一代進入工作崗位到IT一代的90後成長起來的今天,並且在信用卡的普及下,價格不菲的新產品作為年輕人追趕時尚、作為“給自己的禮物”的購買因素才逐漸超過禮品因素。

代表案例:智能手機、單反相機。智能手機從誕生之初就因其“物以稀為貴”而以禮品的身份大行其道,智能手機的前輩商務通當年就以商務禮品進入普通消費者和組織市場采購者的法眼。

1.定位高,躋身於禮品消費的視野。高端的電子產品的出現,特別是智能商務手機、單反相機,既具備操作性,又能體現一個人的格調。產品的品質是其成為禮品的先天優勢,而渠道中的促銷話術就是其以禮品名義售出的催化劑,細心的讀者在光顧電子產品商場的時候,如果挑選價格在5000元左右的產品,渠道人員都會細心地問一句:您是自己用還是送人?當你表示送人的時候,你會得到很專業的禮品營銷話術的範本,這說明很多經銷商已經在渠道管理上針對這個問題對銷售人員進行了專門的培訓。

2.匹配性,迎合一種生活方式。高端的電子產品,實際上是在創造一種生活方式,這種創造是一個甚至幾個行業合力,比如電信行業的3G時代等。而消費者中的先鋒軍,一般都是由白領群體和高端商務人群構成,他們有相似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所以IT行業的高端產品或者新產品在現有的社會背景下,對這部分群體很有針對性,對其生活方式很有匹配性。因此,這類產品的生產者,要把握這個關鍵點,並將其作為耐用品可以成為禮品的關鍵要素。

禮品營銷未來趨勢分析

禮品營銷的發展有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以旅遊地紀念品和地方特產當做禮品的階段;第二個階段由保健品行業率先發起的禮品營銷,禮品營銷進入推銷時代。從目前的市場發展程度看,禮品營銷已經真正進入了營銷時代——一個任何產品都能成為禮品的時代。做禮品市場以往的推銷手段正在逐漸失去效用,企業如果不能發現並引導需求,那麼不僅會錯失這塊大蛋糕,而且會像從前很多不懂得轉變的老品牌一樣,直接失去競爭力。想要保持產品優勢,企業一定要了解趨勢。

主題化

產品的主題化由文化內涵和可供贈禮者向被贈禮方講述的故事組成,其內涵就是指產品本身具備的人文屬性,而人文屬性的發現就是產品自身的故事性。這種故事性可以加強被贈禮者的代入感,而這種代入感會通過贈禮者的講述實現,這一過程是拉近“禮品”雙方的方式,因此會被贈禮者認同。送禮品的最初意義是一種情感的表達,隨著社會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送禮的經濟意義會逐漸向社會意義回歸,人們之間的禮品是對人際關係的一種改善和促進,是一種感情的交流而非物質的交換,因此,產品要想以禮品作為自己的定位,首先要做的就是豐富品牌的情感內涵。

主題化營銷實際上是對旅遊地紀念品購買心理的一種變形和利用。很多旅遊勝地的紀念品,如瑞士的“鍾表、軍刀、巧克力”,東北的“人參、鹿茸、貂皮”,一方麵是因為產品本身是特產,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因為人們的旅遊心理就是要體會別人的生活,購買這些紀念品的目的就是一種“移情”效應。未來禮品營銷的主題化就是這個意思,人們購買禮品是在其使用價值的基礎上,其人文價值滿足的是消費者的精神需求。

主題化營銷的策略:結合曆史,適宜有品牌曆史的產品,深挖自己的曆史,並將曆史現代化,厚重化,特別要注意產品的包裝與設計,使產品能夠在一定角度反映所在行業或者所在地區的曆史軌跡(比如水井坊);具備人文性,以人為本。能夠反映一個特定的風土人情的風貌,可以利用一些大家慣常的民俗、節日文化、吉祥文化為主題去開發一些產品或者對產品定位(比如人頭馬、柳州的工藝小官才);多講故事,很多特產和老字號都有自己的故事,這一點可以參照古玩行的做法。